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湖北各专科院校预算排名 2022年湖北各大学经费预算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湖北各专科院校预算排名 2022年湖北各大学经费预算,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湖北预算一体化系统怎么审核凭证

网上审核
打开凭证管理的凭证审核功能,系统默认显示已提交审核的凭证,用户选中需要审核的凭证,点击工具栏的审核按钮,待审核凭证通过系统检查审核后,系统自动在凭证的“审核”处签上当前操作用户的名称。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依据全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构建的,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等业务系统为核心、集中化部署为手段、大数据应用为途径、财政云平台为支撑的现代财政信息化体系。通过“业务规范+技术控制”的方式,推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形成财政业务顺向衔接、逆向反馈的“闭环”,实现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
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工作安排,省财政厅组织150余名系统研发和实施团队人员,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连续奋战20个昼夜,对标对表《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完成了财政云平台和数据库部署、应用系统适配测试、业务系统融合贯通。
下一阶段,省财政厅将继续按照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进行系统迭代升级,实现系统螺旋式跃升,推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助力提升财政治理能力,为湖北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湖北各大学经费预算

2022年湖北高校经费超过百亿的只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两所985,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以129.84亿元稳居湖北高校第一位,在全国的双一流高校中也是非常靠前的,而武汉大学2022年度预算总经费为118.93亿元,略低于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其他5所双一流高校的经费都在100亿元以下20亿元以上,其中武汉理工大学总经费为65.84亿元,在湖北高校中仅次于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值得注意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经费在非985高校中常年处于数一数二的位置,而且还超过了湖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985高校,也算是比较“富有”的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预算总经费为46.41亿元,位列湖北高校第四位,比较意外的是,地大北京校区2022年度总经费还没超过30亿元,仅为27.63亿元。综合排名方面,两校也有明显差距,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58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列第70位。

可以请您给出二本院校会计专业的排名吗?详细点的。...

中国大学会计专业排名
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北京大学 5清华大学
6东北财经大学 7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大学并入其中) 8中南财经大学
9天津财经学院 10西南财经大学 11中山大学 12武汉大学
13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并入其中) 14复旦大学 15南京大学
16江西财经大学 17吉林大学 18南开大学 19中央财经大学
20北京工商大学 21南京经济学院 22暨南大学

国内院校会计学专业博士、硕士点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
对于同一专业,国家重点学科优于博士点,博士点优于硕士点。为便于考研学生使用,我们把各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数据也一起列出,供考生参考。事实上,如果一个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那么该专业一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如果一个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点),那么该专业一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同样,如果一个一级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点,那么它一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士点: 北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暨南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辽宁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重庆大学

硕士点: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所 长安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长江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福州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法商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西大学 贵州财经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海大学
河南财经学院 河南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北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南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吉林大学 集美大学 暨南大学 江苏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军事经济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商学院 辽宁大学 内蒙古财经学院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南昌大学 南华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青岛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大学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汕头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深圳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石河子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商学院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新疆财经学院 燕山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原工学院 重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学院

国内会计名校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大学并入其中)
中南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 中山大学
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并入其中)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南京经济学院 暨南大学

北京大学【专业特色】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注重会计实务与方法的训练,培养具有会计、审计、理财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现代国际会计人才。学院专业齐全,本科现设有财务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6个专业。学院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列前茅,学术成果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毕业生去向】主要去向是中外企业、金融部门和中介机构,或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清华大学【专业特色】清华经管学院会计系本科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一流的原版教材,要求学生毕业时能够驾驭现代会计学知识,全面适应国际接轨的需要。【毕业生去向】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为攻读研究生、出国深造、五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银行等大型国企。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院会计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北京商学院商经系会计专业。1995年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学生。1996年被商业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该专业2002年率先开始每年从本专业学生中选拔一个“全英语”教学实验班,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过硬英语运用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高级会计和审计人才。【毕业生去向】该专业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历届毕业生几乎100%就业并从事会计、审计或相关工作,就业单位主要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中央财经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系始建于1952年。现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齐全。曾率先在国内开设外国财务会计专门化专业,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毕业生去向】多年来,其毕业生在就业率、社会评价上均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近几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

南京财经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该校实行对录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财政学和税务、金融学和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6个专业组的学生在组内打通培养的试点。学生在二年级末原则上可在专业组内自主选择相应专业。【毕业生去向】近几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6%左右。主要就业去向为金融系统、进出口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大型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长江三角洲和北京、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院有会计学、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专门化3个专业方向,下设会计、审计和理财3个系。会计学院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教学和专业实习、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特色。【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受到在京单位的普遍欢迎。

西南财经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院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会计学院之一,会计学专业已有60多年历史,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学院设有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CPA(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和会计国际化专业方向。会计国际化专业方向双语教学实验班的部分专业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多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领域和机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山西财经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现有会计、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会计学专业设4个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会计理论方向,企业财务会计方向,企业财务管理方向及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方向,均为当前社会急需人才的领域。【毕业生去向】会计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9.04%;财务管理专业一次性就业率100%;审计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97.77%。毕业生的大致走向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公路交通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国有、中外合资、民营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特色】该校管理学院曾两次获得“上海市高校管理专业综合办学水平评估”第一名。管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分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及国际会计方向。学院在国际化教学方面很有特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该校大部分学院按学院招生,学生一般在进校两年后,根据其学习成绩、本人志愿及学校有关规定,在所在学院所属专业中再选择专业。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美国宾大沃顿商学院等20多所海外著名大学的商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每年有几十名学生进行互派交流。【毕业生去向】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因知识面广、适应性强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一次签约率达95%左右,其中申请出国的约占5%,录取读研究生的在15%左右,去机关事业单位的约10%,去会计金融投资公司的约25%,去三资企业的约35%,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约20%。

东北财经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院是全国第一家财经高校下属的会计学院。该学院目前设置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均为由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管理”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是教育部全国重点学科。【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财务管理或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及教学和科研工作。

复旦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系设有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和会计信息系统4个教研室,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会计学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批准的中国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该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和上海市的社科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毕业生去向】近年来招收复旦毕业生较多的企业有沪江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教麦肯锡(中国)公司、波士顿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等国际著名咨询公司,IBM、微软、英美烟草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等。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特色】该校商学院会计系设有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本科生专业,并开设会计、财务管理和注册会计师3个专业方向。总的目标是:保持并巩固在国内大学会计教育界的一流水平和名牌地位,扩大在国际会计界的影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因质量好、工作能力强而广受人才市场的青睐,连续十几年就业率在人大名列前茅。国家各部委财务司、中国证监会、各大银行、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大型公司均有该系毕业生担任要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特色】该校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伊始,就全面引进美国工商管理教育方式和西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学科的教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创建了颇具特色、贯通中外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体系,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效果。【毕业生去向】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良好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肯定,毕业生就职于大型企业和部委机关,从事管理、咨询、财务、营销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等3个专业和专业方向。3个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会计学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西安交通大学目前已与美、英、日、德、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留学海外。【毕业生去向】会计学院多年来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在我国各条战线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华南理工大学【专业特色】华南理工大学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理论基础,较高外语水平,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该校本科生在校期间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或在第三学期结束后,前3个学期总绩点排在专业年级前20%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转专业;或在第四学期结束后,有志学习软件开发的学生可通过参加转专业选拔考试转入软件学院相应专业学习。学生在学期间如学有余力,可跨院(系)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毕业生去向】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比例为32%。就业行业和部门为大中型企业、金融行业、政府部门等。

山东财政学院【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会计学科是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教授理事单位,山东省会计学常务理事单位。现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两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去向】一次性就业率达92%以上,80%以上的毕业生被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济南、青岛等发达城市的单位录用。

上海财经大学【专业特色】2000年9月该校“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全国两个国家级重点会计学科点之一。学院分会计学、国际会计专门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财务管理4个方向。其中与国外大学合办的国际会计专业旨在培养一批国际公认的外向型高级会计人才。该专业方向主要专业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 2000年9月,该院申报的“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入选第二批全国普通高等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会计研究基地。【毕业生去向】会计学院学生就业需求比多年保持1∶3以上,个别专业达到1∶6。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适合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内外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和各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国际会计的毕业生大多在外资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中资企业、国内外各大银行从事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

天津财经学院【专业特色】该校会计学系现设有注册会议师、国际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与信息技术、审计学、财务管理等6个专业(方向),现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办学层次。【毕业生去向】近年来,学院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在天津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厦门大学【专业特色】该校会计系1987年成为我国会计学重点学科。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厦大会计学科在主要研究方向和教学方面居于领先地位。部分教研人员被财政部聘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和“预算会计改革研究组”的成员,参与我国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厦大会计学科连续承担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与财政部以及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6项。【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行业流向依次为:企业、读研、金融单位、事业单位、高校及教学单位、机关、科研设计单位。

南京地区高校实力与武汉相比怎么样?

把南京、武汉、西安、广州高校放在一起比较更有意思。 四大城市的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数量、在读研究生数、高校在校生密度(在校生数/常住人口)、研究生密度(研究生数/常住人口)、研本比例(研究生/本专科生)。

从大学生数量上来看,广州最多(101.9万),但它的本专科生密度是最低的(7.79%)。南京的人数最少(70.23万),且比例也较低(8.55%,倒数第二)。

但研究生方面武汉数量第一(11.08万),广州最少(7.72万),但南京从密度上逆袭第一(1.25%),广州最末(0.59%)。

南京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也是最高的。

结合几项来看, 武汉规模大,南京质量高,广州和西安暂时落后 。

第二块是看 名校( 211 及以上)经费 ,高校的经费投入和学校实力还是有较大相关度的,而且这个最直观、最容易比较。

先给大家看表格,觉得眼睛花了,还有简单的图表

先说比较复杂的南京。

江苏的高教实力其实超强,2所985,9所211,但经费很给力的矿大、江大、苏大都不在南京,所以不能归到南京的高教实力去。然后南航、南理又是工信部直属,预算不公布,所以算30亿一所(中高端理工类211的水平),南京这样一共是231亿。

西安也比较可惜,作为985的西农并不在西安,白白损失27亿经费,剩下6所211、985高校中,西工大是工信部直属(凭什么不公布!),算45亿(高于大工、东北大,低于天大、华工),这样西安一共185亿。

剩下两座城市比较简单,广州总经费164亿,武汉286亿。

于是 经费上的排名便是: 1.武汉2.南京3.西安4.广州

最后看看四座城市的高教布局。

这张表格比较清晰地显示了四座城市主力高校的分类

一、西安

有两所985,西交是C9,西工大实力稍弱;211里面西电较强,和成电、北邮齐名,但陕师大在师范类中的排名并不高,西北大作为省属,学科实力还可以,但支持力度稍低一些。长安的交运不错,但综合排名较低,理工科和南航之流也有差距。

二、广州

同样两所985,中大实力很强,综合排名不在西交之下;华工则和西工大处于同一档次,弱于其他两所理工类985。

211的数量则比较少了,暨大的文科经管不错,华南师大作为省属,存在感较低。

三、武汉

分布较为齐全,武大、华科在全国都是TOP15的存在,学科齐全但又有王牌专业,武大的文理经管,华科的机械、电气、光学、医学都很不错。

211方面华中师大处于师范类211第一梯队,华农也是农林类211的一线;武理工、地大则稍显平庸,中南财有加分。

四、南京

数量最多、分布最齐全。南大作为华五,实力还是超强,东大工科强于西工大、华工,综合实力稍弱于华科。

211里南师和华中师大一档,强于陕师大、华南师大;南航+南理+河海这样两所一线、一所二线的白金组合,其实力无需多言,加上富有个性的药大和211农林学科实力第一的南农,南京强校的总体实力略强于武汉。

结合来看, 985和师范类211方面南京、武汉一档,西安、广州第二档;理工类211南京第一,西安第二,武汉第三,广州第四;其他的南京武汉一档,广州第三,西安第四。

差不多就是这些,那么我们就来总结下。

很显然,在 各个方面广州、西安已被武汉、南京抛下 ,对决主要在后两个城市间进行。

学生数量和质量上两者打平,经费上武汉胜,强校实力上南京略胜。看起来好像不相上下的样子,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南京的GDP是武汉的88%,人口是武汉的79% , 南京能达到上述水平属相当不易。

另外,南京的其他非211高校也有不少好学校,根据校友会排名,解放军理工86、南工大102、南林160、南医大164、南中医168、南邮181,加上南信工也很不错。

武汉方面,湖北大135,武科大175,中南民族195,实力远逊于南京。

因此,本人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三城,是 南京 。

南京强于武汉。

1.第一局,985高校。南京武汉各有2所。南大强于武大,华中 科技 大学强于东南大学。表面上是1:1平手,实际上老大赢了,这局就拿下了。所以南京得一分。

2.第二局,211高校。南京6所,武汉5所。6打5,必赢,南京胜。具体名单如下:

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河海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武汉没有了

南京得第二分。

3.第三局,一般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湖北 科技 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湖北大学

南京 财经 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武汉工业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对手

这一局,南京吊打武汉,完胜。得一分。

4.第四局。艺术 体育 类学校。

南京 体育 学院:武汉 体育 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南京警官学院:湖北警官学院

这一局依然南京胜。

5.第五局,民办学校,职业学院。

武汉比南京多且规模大。这局武汉赢。

最后比分4:1。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比较谁是中国教育第三极,或者说谁是中国高等教育最为丰富优秀的第三城市。

北京是公认的中国教育中心,985、211、双一流院校的数量全国第一,且远超第二,当之无愧的中国封面。上海也是中国的多种中心,是最富裕的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虽不如北京,但远超国内其他所有城市,且发展模式和速度良好,亦是很多地区赶超不上的老二。老大老二的地位,基本没有异议。

那么,谁是第三呢?这个争议空间就大了,见仁见智好多年。

我认为,要做中国高等教育第三城,一是要高校多,还得有在全国有分量的领头羊。二是城市区位要良好,环境宜人,适合学者发展,适合学子毕业后就业创业,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三是本地及其本地所在的大区域,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氛围,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优异。

按照上述粗略条件筛选,中国最有能力竞争老三的,也许只有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有限的几座城市。

西安、成都各有优劣,但地处西部,整体发展不如宁汉,且题主问的是南京与武汉,所以本文只分析题主涉及的这两座城市。我的观点是,南京优于武汉。

从大学层面比,南京顶层的是南大和东南,我认为强于武汉顶层的武大和华科。理由不赘述,大家可自行对比其硬件软件。顶层之下,南京有南航,南理工,南师大,中国药大,河海等211,武汉有地大,武理工,华中师大,华中农大,华中 财经 政法等211,算是各有优长。非211层面,南京拿得出手的大学有南林南农,南京气象学院改组的信息工程大学,南工大等等,武汉则较为逊色。

大学所在城市,不仅直接哺育大学发展,也能为现代教育提供丰富的 社会 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吸引优秀教员和生源的重要条件。城市之间的比较不是一句话说得清楚,我本人喜欢南京,我相信很多人也会喜欢南京。

再有就是比较两座城市所在的区域环境。武汉一枝独秀,省区内再无望其项背者,武汉之外湖北再无拿得出手的大学。南京是江苏省会,省内苏锡常都是强人,徐州等地进步明显,省城之外还有苏大,江南大学,中国矿大等211。且全省处于长三角腹地。这些优势虽不直接属于南京,但又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合而言,我选南京,欢迎探讨。

首先提这问题的人,为了人气,我不计较!但是我来分一下,985高校武大与南大比半斤八两,都在全国4-7名徘徊 互有前后!其次是985工科,华科完胜东南大学!华科也是前十大学东南门口没进过!再说师范,华中师范全国五大师范大学之一,藐视江苏一切师范,再说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类第一无可争辩!再说武汉理工大学948.5 中国最接近985的学校,只是名额有限,世界排名200以内,在南京除了东南大学可以比比,其他不放在眼里!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财经 类的依然藐视江苏所有大学,华农农学类依然秒杀!所以在高层次南京出了以前的中央大学的那点底子有点基础,其他的学校,武汉通通秒杀!至于你们所说的中等,我就笑笑,这种一般的大学有什么好比的,一点特色没有,虽然武汉还有湖北大学 武汉 科技 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江汉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等一本大学 但是这些学校非985非211没有意义!南京仗着民国留下的底子吹牛想上天啊!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学科,你有武汉多吗?自己是查查资料脑补去吧!

南京高校的整体实力略胜一筹,湖北武汉高校的整体实力稍差。目前,南京大学的实力稍强于武汉大学,据武连书2017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200名,南大排名第6名,比武大高一名。

结合过去和未来,武汉地区的发展会越来越逼近南京地区的发展。一是因为武汉的高校比较多,二是武汉市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原则同意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武汉市有46所二本以上的院校,38所专科院校。

2、南京市有35所二本以上的院校,18所专科学校。

3、除南大、武大、华中(第9名)、东南(第14名)属同一个档次,南航(第38名)、南京理工大(第45名)也都是排名前50的院校。

目前,武汉有武大、华中 科技 大入围首批“双一流”名单。南京有南大、东南大学入围。虽然南大入围“双一流”的学科比武大多5个,但两者实力几乎相当。如果看全国排名的话,南大、东南和武大、华科可以相提并论。此处,暂且以城市作为参考标准。

据悉,南京市和武汉市目前的高校分布是这样的:

1、 南京:三所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三江学院。南大和东南是双一流。8所理工院校,医科院校各3所, 财经 、师范、政法和农林院校各2所,另还有一所艺术学院和 体育 学院。其中,由教育部主管的211类大学有南大、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大、中国药科大学5所院校,工信部主管的有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大学。另还有一所211,南京师范大学,由江苏省主管。

2、武汉:综合性大学5所,理工11所, 财经 4所,师范、艺术各2所,医科、农林、政法、 体育 、民族各1所。其中,武大、华中 科技 大、武汉理工是双一流、985、211,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为教育部直管的211。

下面,再看一下这两所城市各自的前两所高校的排名、世界一流学科的分布:

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 科技 大学相比的话,武汉 科技 大学排第160名,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武汉工程大学的话,并未挤入据武连书2017中国大学综合实力前200名。

过去,南京地区依靠其沿海、对外开放的优势,靠上海近的优势,积累了比武汉这一内陆城市更多的高校资源。现在,未来,国家在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所以,可以预期武汉市的发展势头会迎头赶上。 (圣达信教育梁挺福)

南京地区高校实力与武汉相比怎么样? 一个是都市圈核心,一个是大学城,南京和武汉谁更强?

相比较于二个大学的高低,现在更多人议论的是二个城市的高校实力比拼。而南京和武汉也历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二个城市,南京的文化底蕴我们是知道的,但武汉也赫赫有名的大学城,所以南京地区高校实力与武汉相比怎么样呢? 首先要比较南京和武汉的名校。

比较南京和武汉最好的高校,也就是比较二个城市最高的高校实力。

自然,南京最有名的就是南京大学,而武汉就是武汉大学,要说这二个大学的比较,单单从全国总排名来说,南京大学第8,武大第7,武大以略微的优势取胜。

但要说南京大学的综合实力要弱武大,相信很多人是不太同意的。南京大学是非常辉煌的,非常有 历史 的厚重感,而且南京大学前身是中央国立大学,是曾经的亚洲第一高校。

武汉大学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合并众多优秀的学院,作为后起之秀只能说和前者不相伯仲。 然后就是比较南京和武汉的大学数量及质量。

在这一方面,武汉是有优势的,武汉有中国最大的大学城,可以夸张的说大学是一座连着一座的,有2所985,5所211,其中武大,华中 科技 大学,华中师范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在校的大学生数量武汉更是荣登全国第一的宝座。 同样的,武汉的大学数量多,相反也出现了质量层次不齐的现象,甚至质量高的大学并不多。

相比较于南京,大学虽少但胜在于精。有8所211大学,好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其中最知名就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最后比较的是地理位置。 如果说武汉是一个新时代快节奏的年轻人,那么南京就是沉稳的老者,加上 历史 的原因,南京这个城市也加深了厚重和古朴的感觉。南京这个城市是有内蕴的,不仅是古都,更是位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也是发展的核心枢纽地区。在加上交通的便利,也为这个地区带来了很难得的发展。

相比较于这一块武汉还是有劣势的,但武汉能发展到如今家喻户晓的城市还是有实力的,拥有的是完全不同的新时代的年轻血液,再加上长江这一重要场地,也为科研和教育加分,经济也是飞速发展,目前还是位于正发展的时期,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所以南京和武汉都是非常不错的,高校实力也都是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不同的比较结果也是大不相同,具体的判断和选择还是要根据各自的喜好来选择,因人而异。

南京的高校实力比武汉强,武汉相对比南京发展滞后,高校数量少,南京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邮、南航、南师大、南审计、南信息工程大学、南工大、南艺、南农、南林等等,比武汉要好。

在南京读大学,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也方便。

针对部分武汉网友已经自大到认为武汉高教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了,我要替上海和南京放出下面两张图,让夜郎自大的某地网友知道,北上高教不容质疑,就算南京也略强于武汉,如果按省计算,江苏更是完胜湖北。

问下江苏与湖北学生是愿意上南大还是武大?傻子才选武汉,名气不如南大,地理位置不如南京,内陆就别吹牛了。

鉴于看到很多结论实在是完全不顾事实,现特沿用已经被大家热议的某回答中的比较方法和维度来谈这个问题:

1.第一局,985高校。 南京武汉各有2所。

南大强于武大,华中 科技 大学强于东南大学。表面上是1:1平手,实际上老大赢了,这局就拿下了。所以南京得一分。

上面这个判断基本认同 南大确实强于武大 华科确实强于东南。 算南京赢一局勉强也对但并不显著!

2.第二局,211高校。南京6所,武汉5所。这个无论几所 武汉胜 非常显著!(本人非武汉211 不喜勿喷)

具体名单如下:

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河海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武汉没有了

非常显著 哪怕武汉少一所学校,南理工与武理工基本各有所长 绝对不敢说南理工强!

但后面的几所农大 师大 地大 财大基本武汉的不说吊打至少显著强于南京 去问问领域内的南农跟华农能一个档次吗?南师跟华师能一个档次吗?……

这一轮武汉基本可以算绝对优势! 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3.第三局,一般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湖北 科技 大学(此处应改为武汉 科技 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湖北大学

南京 财经 大学:湖北经济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武汉工程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武汉工业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没有对手

原回答中貌似因为南京多了一所居然用了吊打二字!

这一局最多能用 南京略有优势!

这一轮最多算打个平手!

4.第四局。艺术 体育 类学校。

南京 体育 学院:武汉 体育 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南京警官学院:湖北警官学院 这一局依然南京胜。

这一局说南京胜基本属于梁静茹给的自信!

这一轮武汉可以算完胜!(要争论去查完数据再开口)

5.第五局,民办学校,职业学院。 武汉比南京多且规模大。这局武汉赢。

结论修正

1. 第一局1:0 第二局0:1 第三局1:1 第四局0:1 第五局0:1 显然多维比较武汉胜!

2. 如果只比较前两组 南京武汉基本打成平手

在985上南京略胜 在211上武汉优势显著!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湖北各专科院校预算排名 2022年湖北各大学经费预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