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常州职业院校大全排名 常州排名前五的职校常州最好的大专院校是哪所? - 百...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常州职业院校大全排名 常州排名前五的职校常州最好的大专院校是哪所? - 百...,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常州排名前五的职校常州最好的大专院校是哪所? - 百...

常州排名前五的职校: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最好的是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武进技师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武进分院)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7月批准成立。学校由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武进西林职业高级中学和江苏省武进职业高级中学、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常州市武进高级技工学校。

学校相关:

学校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学校占地面积29.1万平方米(436亩),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5亿元人民币。

学校建有行政办公楼、教学楼、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田径场、体育馆、篮排球场、师生宿舍、师生食堂、师生浴室等完善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白鹿哪个学校毕业的

白鹿毕业于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所学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分院。学校水平一般是一个普通的职校。学校具有优势专业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开展内涵建设,据该校同学表示,学校校风优良,老师们也较为认真负责。

学校着力构建对公众开放的3A级旅游景点,已经成为首批江苏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其东方盐湖城校区、环球恐龙园校区和茅山校区建立,学校常青藤实训公司下设开办14家分公司,学校还成立了集研究、产能、教学、实训与一体的常州菜体验中心。而且学校还设有前三年普通专业学费全免的政策,家境一般需要学历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学校近3年来师生在全国、省市各类创新、技能大赛中获金银牌300余枚,培养了4名全国最美中职生、培养出省“五一创新技术能手”蒋楠等一大批海内外优秀学子、杰出校友。每一个学校都是不可估量的存在,在中国越来越看重教育的今天,相信学校会越来越好。

江苏靖江市和江苏宝应县哪个地方更发达

江苏靖江市位置长江边.江阴长江大桥连接无锡。无锡产品结构转型直接受益。2008年靖江市排明中国百强县86位。 靖江,位于中国最富庶的经济发展区――长江三角洲。在长江“龙头”、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带动下,靖江因优越的区位条件、优厚的经济基础、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青睐和关注,成为长江“龙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靖江区域面积673平方公里,与新加坡的区域面积相当,人口66万,辖12个镇。

靖江,是中国东部水陆交通要冲。处于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水运发达;锡澄、广靖高速公路,通过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南连沪宁高速公路,北接宁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从靖江过江,向南接沪宁铁路,向北连陇海铁路。

靖江,是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城市。1993年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明星县(市)”,2001年进入中国最发达100县(市)行列,列第65位。

靖江,是开放开发意识超前的城市。靖江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并加入苏锡常火炬带,成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省级靖江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已有进区项目210个。

靖江,是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全市形成了机电及汽车配件、医药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主要工业门类,并将“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汽车锁制造企业、中国第五大造船企业……

勤劳淳朴的靖江人民将为海内外投资者、创业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空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来靖江投资兴业,共享投资创业的成功喜悦。
2008年4月9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跃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五年大跨越”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0.60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78.70亿元,增长1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实现34122元,首次突破3万元,同比增长18.5%。

地方财力明显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41.46亿元(含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同比增长34.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43.0%。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居苏中各县市之首。全年财政总支出26.35亿元,同口径增长21.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22亿元,同口径增长23.9%。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二产的主导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5.6∶57.9∶36.5调整为4.5∶59.6∶35.9。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年末新办民营企业788家、个体经营户7489家,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32.24亿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社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步显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三是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有待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40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种植业产值8.92亿元,增长5.7%;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产值9.47亿元,增长12.7%。粮食生产有所增长。全市粮食作物总面积70.44万亩,同比增长4.7%;总产量32.34万吨,增长6.2%。其中,夏粮播种面积32.79万亩、总产量11.89万吨、单产367.2公斤,同比分别增长11.7%、19.1%、6.6%。秋粮播种面积37.65万亩、总产量20.45万吨、亩产543公斤,均与上年持平。油料生产大幅下滑,播种面积3.26万亩、总产量5575吨,同比分别下降45.8%、45.5%。蔬菜生产小幅下降,种植面积9.66万亩、总产量21.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6%、1.7%。

林牧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生猪饲养量66.28万头,比上年略增。家禽饲养量294.3万只,增长3.1%。饲养山羊56.2万头、出栏39.9万头,与上年持平。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年水果产量11560吨、肉类38126吨、蚕茧130吨、牛奶1533吨、禽蛋4792吨、水产品9106吨。新增造林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7%,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9%。

农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全市高效农业总面积7.8万亩,年内新增1.35万亩;高效渔业总面积0.71万亩,年内新增0.18万亩。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加快。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7000亩,其中大棚种植面积2874亩,比上年增加598亩,增长26.3%;18个主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年接待游客47万人次,年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6.9%、64.8%、55.2%、92.9%,比上年分别提高了7.3、5.3、5.9、4.8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33家,其中省级5家、泰州市级11家。年内12家列入泰州考核的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实现利税1.53亿元。龙头企业建有种植基地49.57万亩,畜禽养殖量523万只,通过订单收购农产品72.48万吨,收购额达17.8亿元,农民从龙头企业获得的收入达3.33亿元。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继续实施“双清”工程,新建成“双清”工程达标村71个,疏浚整治乡级河道29条,工程总长98公里,完成土方147万方;疏浚村级河道1705条,工程总长1268公里,完成土方820万方;新建和改建排涝泵站16座,修理排涝泵站20座。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21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15台、小型拖拉机3034台、联合收割机354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高位运行。全部工业实现产值675.98亿元、销售收入602.03亿元、利税54.13亿元、利润3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3%、56.6%、69.3%、103.7%。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8亿元,增长21.5%。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列统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7.50亿元,同比增长28.0%。产销衔接良好,全市列统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4%,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用电量完成1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市502家列统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6.27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销售441.62亿元,增长55.5%;实现利税44.14亿元,增长80.8%; 实现利润29.05亿元,增长130.2%。列统工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0.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2次,同比加快0.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0%,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9.10万元/人,同比增长52.8%。

大规模企业明显增多。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62家,比上年增加21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比上年增加3家。利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45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过亿元企业有8家,比上年增加4家。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长强钢铁有限公司利税分别超8亿元和7亿元。

重点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列统工业所属27个行业大类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18.96亿元,增长91.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67.46亿元,增长28.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60.17亿元,增长108.0%)、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52.94亿元,增长33.4%)、金属制品业(产值52.64亿元,增长67.4%)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2.17亿元,占全市列统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5.5%,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3%,拉动工业增长44.4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02.4亿元,实现建筑企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23.0 %,建筑工程施工总面积达990万平方米。规模工程达245个,其中30层以上项目15个。拓展海外市场6个,工程施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境外营业额2980万美元。品牌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获得省级优质工程4项,文明工地8项,泰州市级优质工程奖21项、优质结构工程57项,泰州市“梅兰杯”奖工程11项,泰州市文明工地15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96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6.19亿元,增长43.0%;农村和城镇私人建房投资5.95亿元,增长62.6%。民间投资力度加大,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民间资本累计投入73.40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全社会投资的71.3%;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累计完成投资53.35亿元,同比增长39.2%,占全部民间投资的72.7%。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55.8%,占全部投资比重的1.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0.39亿元,增长21.7%,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8.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1.36亿元,增长74.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0.2%。

房地产业回升较快。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52.0%;其中住宅12.22亿元,增长38.0%。全年完成各类商品房施工面积92.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3%;其中,住宅82.3万平方米,增长36.7%。全年累计销售各类商品房46.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0%;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8.95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27.22万平方米。全部商品房实现销售额16.73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现房销售额5.31亿元,期房销售额11.42亿元。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围绕强化园区承载功能,新建、续建兴业路、新时代路等区间道路19条,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完成托普工业、格菱动力等40个项目拆迁,新建顶和庄、城北安置区等安置房43.5平方米;新城区行政办公、商住房产和道路交通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老城区路网、水网、管网建设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新“5+1”实事进展顺利,全面实现通镇、通村公路等级化,初步完成区域供水、城乡公交一体化;重点中心镇建设力度加大,全年重点中心镇累计投入6.21亿元,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1个,泰州市级康居示范村3个,省级环境整治试点村2个。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城市市场零售额33.91亿元,增长20.1%;农村市场零售额17.96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3.90亿元,增长18.0%,以78.7%的份额占据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12亿元,增长20.1%。全年批零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2.65亿元,其中批发业132.19亿元、零售业70.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7%、37.8%;住宿餐饮业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86亿元,其中住宿业1.35亿元、餐饮业1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31.3%。以住房、汽车、信息通讯、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汽车类商品销售实现零售额达到0.61亿元,同比增长67.8%。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0家,成交额达65.0亿元;其中,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有6家,成交额达24.73亿元。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5368万美元,同比增长45%。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机电产品进出口624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3767万美元,增长6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3万美元,增长169%。全年自营出口总额76614万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一般贸易出口41089万美元,增长51.8%,加工贸易35525万美元,增长14.6%。

利用外资量质并举。全年新签协议外资项目16个,协议注册外资40905万美元,同比增长35.6%;实际利用外资25026万美元,同比增长25.1%。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资源消耗低、污染小、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劳动用工多的项目明显增多。

外经合作层次提升。全年新签外经合同9294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实现外经营业额10308万美元,增长13.8%;新增对外劳务合作650人。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920万吨,货物周转量113000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48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350万人公里。水上货物运输量202万吨,货物周转量79850万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3400万吨。公路总里程达1101.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4公里。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为100%,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4亿元。

邮电通信业发展加快。全年邮电业务收入实现4.82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邮政0.68亿元、电信1.80亿元、移动公司1.87亿元、联通公司0.3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1.36万户,增长2.1%,其中小灵通10.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4.5万户,增长26.6%,其中移动公司27.88万户、联通公司6.62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37亿元,比年初增加48.7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3.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83亿元;农业存款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9.78亿元,比年初增加20.65亿元。短期贷款余额65.93亿元,比年初增加11.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27.50亿元,比年初增加5.41亿元;商业贷款5.09亿元,比年初减少0.46亿元; 农业贷款6.92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中长期贷款34.75亿元,比年初增加13.39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14.49亿元,比年初增加7.5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12.30亿元,比年初增加5.69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52亿元。赔款支出退保金及各种给付金额0.88亿元,其中:财产险0.53亿元,人身险0.35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共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8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4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 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11项。新培植民营科技企业16家,江苏凯特尔工业炉有限公司、江苏光芒厨卫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靖江耐斯不干胶制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年专利申请量618件,授权专利313件,获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省推进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监督抽查产品87批次,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360台件;制定修定国家标准2个、企业标准450个。技改投入继续加大,全年完成技改财务发生数96.47亿元,同比增长47.0%;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3个;完成高新技术产值60.64亿元,同比增长32.0%。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各类中小学校88所,在校学生74027人,其中小学33430人、初中24021人、高中16576人。中小学招生人数18138人,其中小学5240人、初中7591人、高中5352人。中小学毕业人数21318人,其中小学7591人、初中8410人、高中531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082人。适龄幼儿三年入园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2%。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素质教育得到深化;“阳光体育”全面推行,组织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推广校园集体舞。职业教育发展稳健,新创3所泰州市合格成人教育中心校、1个省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个省社区教育中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趋繁荣。文艺创作取得新突破,在第25届文艺节36个演出类节目中,新创作节目达30个。民间歌舞《花船调》、小品《问印》均获泰州市新创群众文艺节目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摇滚说唱《让欢乐充满每一天》获江苏省首届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和最佳园丁奖,并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颁奖晚会上直播演出;小品《楼上楼下》荣获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学(小品)一等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喜收硕果。“靖江讲经宝卷”被列入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目录,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目录取得成功;我市荣膺“中国宝卷传承文化之乡”称号;“靖江讲经宝卷”、“竹编工艺”、“生祠堂与白衣堂的传说”和“蟹黄汤包美食”4个项目被列入泰州市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编印出版了《中国靖江宝卷大全》,成功组织召开了“中国靖江宝卷文化国际研讨会”。广播电视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达16.03万户,年内新增1.64万户,综合入户率达96.7%。《靖江日报》发行量2.68万份,内容和质量都有进一步提高。

体育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我市运动员在各类比赛中共获得省以上奖牌34枚,其中金牌14枚;在省县组田径比赛中排名第9位,金牌数排名第5位。年内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3名优秀运动员,向泰州市体校输送运动员21名,向各类院校输送了多名高水平运动员;新达一级运动员6名,二级运动员44名。击剑运动员朱敏在亚洲击剑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朱亚运在全国少年田径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群众体育迈上新台阶,300多个健身设施比较完备的晨(晚)练点遍布城乡;全市各单位、各行业举行的各类健身表演及比赛200多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达30多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5.5%。建成了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环境宜人为一体的村级体育健身景观工程8个,有近20个村的体育设施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其余的行政村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学校体育持续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面达到100%,达标率达94.5%。

卫生事业进一步巩固。医疗市场结构调优,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妇幼保健所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092张,其中,医院980张、卫生院1112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965人,其中,执业医师896人,执业助理医师263人,注册护士720人,卫生防疫防治人员72人,妇幼卫生人员34人;全市共有乡村医生472人。农村改水取得新进展,年内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0.5万人,累计受益人口达64.6万人;农村改厕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改厕1.4万座。

十一、资源与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模工作进入实施阶段,通过省级调研。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污染源整治,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十圩港、横港等地表水水质明显改观,区域河流水质基本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全市无劣五类水体。实现了区域供水、城乡饮用水一体化,饮用水达标率达100%。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26.1平方公里,覆盖率达81.7%。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效等级介于44.6~55.4分贝之间,噪声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2.6%。农村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全市38家挂牌督办企业得到全面整治。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提高。通过提高项目供地标准,设定岸线使用“门槛”等措施,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和岸线占用定额管理,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区域,集中布设道路管道、污水处理、供热供电等设施,岸线开发利用规范有序,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高。优化土地结构,推进集约用地,实施土地复垦项目47个,总面积4800.3亩,新增耕地1618.3亩。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市总户数为22.23万户,户籍总人口66.48万人,同比增长0.11‰,其中女性33.35万人,男女性别比为99.4:100。年末常住人口64.16万人,平均常住人口64.21万人。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本年度登记出生3973人,当年出生3640人,出生率为5.48‰;登记死亡人口6735人,其中,注销往年死亡未销人员2318人,死亡率为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5‰。人口结构保持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目标。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094元,同比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10元,增长19.3%。储蓄存款增多,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5.34亿元,比年初增加6.6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达1.95万元。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59.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平方米。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93亿元,增长33.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267元,比上年增加4236元,增长24.9%。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形势稳定。全市年末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从业人员5.60万人,同比增长0.54%。全市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985张,收养人数1534人。城乡低保覆盖面达100%,城镇居民最低保障人数4641人,农村居民最低保障人数8169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943人,结对帮扶城乡贫困户1177户。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3%,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8%。全年新增就业15049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9207人,“4050”人员再就业112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0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人数11.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16.61万人,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达9.01万人,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6.3%、99.2%、99.5%。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9.1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0%。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常州职业院校大全排名 常州排名前五的职校常州最好的大专院校是哪所? - 百...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