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拟定33所独立院校排名 合作学校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拟定33所独立院校排名 合作学校,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办学条件

在2012/13年冬季学期中,慕尼黑大学共有注册学生48,938名,其中7,039名为外籍学生。全校近五万名学生中,51%为研读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学生。教职人员方面,目前共有737名专职教授、2,816名学术研究与教学人员,以及2,405名职员。慕尼黑大学另设有大学附属医院,其中包含1,528名医生、216名研究人员、1,666名护理人员,此外还有4,323名相关工作人员。 2011年大学的财政预算达到4.886亿欧元,其中校外资金为1.147亿欧元。 学校在2006年10月13日与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一起被评为德国官方首批三所“ 精英大学 ”,这不仅是德国高校的至高荣誉,还意味着更多的 *** 资金支持。

学校声誉

慕尼黑大学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的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医学和人文社科研究。但它在计算机语言学和地理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它的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实验室与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此外,慕尼黑大学高水平研究的标志是其成员每年荣获的多种奖金和奖励,如德国研究协会的Gottfied-Wilbelm-Leibniz奖和Koeber奖。

硬体资源

慕尼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573年,如今,除了位于校本部的中心图书馆外,还有分属各研究所和各学院的分馆共215个。中心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基础书籍、日常书籍和一定程度的专用图书,达140万种,加上各研究所的藏书,共为440万册,与巴伐利亚州图书馆藏书量相仿。图书馆藏书每年递增约50,000册。除了位于索尔兄妹广场的大学主校区外,还有位于大哈登地区(Großhadern)的高科技园区(包含世界著名的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学中心,药学和化学院系,这些大学的研究机构与比邻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生物化学研究所和神经研究所,以及德国联邦生物医药高科技园区,共同组成了德国著名的生命科学中心)。慕尼黑大学在机械和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她的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实验室与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此外,慕尼黑大学高水平研究的标志是其成员每年荣获的多种奖金和奖励,如德国研究协会的Gottfied-Wilbelm-Leibniz奖和Koeber奖,迄今为止,慕尼黑大学校友中已有36人获诺贝尔奖,其中13位为在校期间获得。 慕尼黑大学临床医院

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2009年成立的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YSF)提供给两个大学跨学科交流、共同研究的平 台。 每年举办一次,由两所大学轮流主持。 第九届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地点:慕尼黑大学 第八届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地点:哈佛大学 第七届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地点:慕尼黑大学 第六届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地点:哈佛大学 第五届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地点:慕尼黑大学

学校排名

慕尼黑大学所在地区:巴伐利亚州 慕尼黑大学所在城市:慕尼黑 慕尼黑大学教学楼内 慕尼黑大学(LMU)是德国 *** 首批三所“精英大学”之一,其它两所分别为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首批脱颖而出的这三所大学是德国一流高校中的最杰出代表——德版“常春藤盟校”。 2015年QS世界排名综合位居世界第52位(德国第一),几乎所有文理社商专业都有上榜。物理学位居世界第13位,兽医学第25位,现代语言位居第27位,生物学位居世界第28位,哲学第32位,药学位居世界第33位,法学第43位,历史第47位,化学第49位,医学位居第59位,数学第61位,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第62位,社会学第63位,英语语言第64位吗,传媒第66位,计算机第66位。其余如商学与管理、统计与运筹、材料科学、地球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均位于101-150位之间。 2016年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物理与天文学第13位(德国第一),哲学第15位(德国第二),药学第26位(德国第一),生物科学第34位(德国第一),法学第48名(德国第二)等。 2016年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考古学排名50-100。 2018年US News世界排名综合位居世界第40位(德国第一),物理学位居世界第20位,兽医学第25位,现代语言位居第27位,生物学位居世界第30位,哲学第32位,药学位居世界第33位,法学第43位,地理第38位,化学第49位,医学位居第59位,数学第61位,心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第43位,计算机第46位。 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出版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上,慕尼黑大学一直位于德国前三名的位置。 在泰晤士关于世界大学2014-2015的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于世界大学第29名。 在泰晤士关于世界大学2015-2016的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依旧位于世界大学第29名(德国第一)。 在2018年TIMES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排名中位于世界第26位。 在泰晤士报(THE)世界大学2018-2019的最新排名中位列德国第一,世界第32位 在最新的2016年德国高校9大专业领域排名中,慕尼黑大学在其中的6大专业领域名列前三甲,其中3项名列第1,在物理天文学、药学、生物科学等领域拥有传统优势。

合作学校

哈佛大学 剑桥大学 (战略伙伴学校) 查尔斯顿学院 康奈尔大学 乔治城大学 乔治亚理工学院 加利福尼亚大学 华盛顿大学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多伦多大学 国立中山大学(台湾)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南京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同济大学

慕尼黑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德语: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简称LMU或慕尼黑大学。建校至今已有545年,是坐落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市中心的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慕尼黑大学自19世纪以来便是德国和欧洲最具声望大学之一,也是德国精英大学、U15大学联盟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其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医学,数学等领域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其在文学、医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中生命科学第23位,物理学第22位,艺术及人文科学第21位,临床医学及健康科学第32位,商学及经济学第16位。

慕尼黑大学人才辈出,名声斐然,以42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球院校诺奖排名中位列16名。马克斯·普朗克、沃纳·海森堡,欧姆,赫兹等都曾在此求学任教。

在泰晤士报(THE)世界大学2018-2019的最新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德国第一,世界第32位,2018年TIMES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排名世界第26位,在2017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德国第二,世界第54位,在2018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40位。在2017-2018的RUR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世界第28位。在2018-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大学位列德国第二,世界第62位。

校友名单

罗曼·海左格 前联邦总统 法学院毕业 讲师 特奥多·怀斯 前联邦总统 艺术史专业 卡尔·卡斯滕斯 前联邦总统 法学院 政治系 瓦尔特·霍斯坦 前欧洲经济共同体主席 法学院 奥特迈·艾明格 前德国央行主席 法学院 国民经济学院 海尔穆特·施莱辛格 前德国央行主席 国民经济学院 古斯塔夫·海讷曼 前联邦总统 法学院 国民经济学院 历史系 方达斯·阿达库斯 前立陶宛总统 自然科学专业 康斯坦蒂诺斯·德迈茨斯 前希腊总理 法学院 康拉德·阿登纳 前德国总理,德国“复兴之父” 法学院 国民经济学院 路德维希·哎哈特 前联邦德国总理 教授 乌朵·迪·法比欧 现任联邦宪法法院法官 教授 阿德里亚斯·坲斯库勒 现任联邦宪法法院院长 法学院 助教 托马斯·德乐 前联邦法务部长 法学院 特奥多·外格 前联邦财政部长 法学院 海因里希·布吕宁 前帝国首相 法学院 海尔曼·厚谢尔 前联邦内政部长 法学院 慕尼黑白玫瑰组织主要成员 汉斯·索尔 白玫瑰组织创建者 医学院 索菲·索尔 白玫瑰组织主要成员 生物系 哲学系 库特·胡伯 白玫瑰组织主要成员 教授 安德里亚斯·阿卡曼 前汉堡市长 法学院 尼克劳斯·冯·庞哈德 现任慕尼黑再保险董事会主席 法学院 西格弗里德·巴尔克 前联邦部长 教授 马丁·庞格曼 前联邦经济部长 前欧盟委员会委员 法学院 汉斯·A·哎格哈特 前联邦法务部长 法学院 瓦尔特·摩佩 前柏林市长 政治系 历史系 国民经济学院 贝特·默克 前拜仁州法务部长 法学院 政治系 海讷·盖斯乐 前基民盟秘书长,前联邦卫生部长 法学院 哲学系 君特·贝克斯坦 前拜仁州州长 法学院 汉斯·艾哈特 前拜仁州州长 法学院 埃德蒙得·施多伊伯 前拜仁州州长 法学院 阿冯斯·高裴尔 前拜仁州州长 法学院 汉斯·非宾格 前巴登州州长 法学院 国民经济学院 库特·法尔特豪森 前拜仁州财政部长 国民经济学院 政治系 皮特·M·胡伯 现任图林根州内政部长 联邦宪法法院第二法官 法学院 教授 库特·彼登考普夫 前萨克森州长 法学院 国民经济学院 汉斯·维讷·辛 前德国信息研究院院长 教授 海森堡 物理学大师 物理系毕业 教授 欧姆 电学大师 教授 波尔茨曼 物理学大师 教授 盖拉赫 物理学大师 教授 阿诺德·索莫非 物理学大师 教授 维克多·约瑟夫·当迈茨 奥格斯堡主教 神学院 卡尔·卡迪纳·雷曼 前美因茨主教,前德国主教团主席 助教 格哈特·路德维希·穆勒 现任雨堡主教 教授 亨利·纳能 德国明星周刊(STERN)创办者 艺术史 弗兰茨王子,前巴伐利亚王国统治者 企业经济学院 特奥多·利普斯 “心理学至上论”主要代表人物 教授 马克思·韦伯 西方社会学和组织理论学奠基人 教授 刘孔中,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员。 梁伯强, 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爱克,中国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树权 ,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霖,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拓扑性质初期知觉理论的提出者。 裘法祖 ,中国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猷 ,有机化学家、生物有机化学家,中国抗生素研究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焕春 ,中国家畜传染病学及动物病毒学专家。 徐瑞云,中国数学家,是中国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刘克儁,中华民国法学家、政治人物。 朱惠方,木材学家,中国木材科学的开拓者之一。 江希明 ,中国生物学家,尤精动物生理学,杭州大学副校长,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卓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 邓翔,四川大学经济学教授。 何凤山,中华民国外交官,因在二战初期拯救过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联合国誉其为“中国的辛德勒”。 罗樾,艺术史家。 吴秀明,台湾法学家。 陈春生,台湾公法学家,现任司法院大法官。 李惠宗,台湾公法学家、国立中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王泽鉴,台湾民法学家,曾任司法院大法官。

历史

1472年,巴瓦利亚-兰多斯的富裕阶层在英格施塔特建立了巴伐利亚州的第一所大学。 1492年,康拉德·策尔蒂斯是当今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之一,他加入了教师队伍。 1510年,马丁路德最难以消除的对手之一Johannes Eck被任命为教授。 1776年,光明会,一个致力于激进启蒙运动目标的秘密社会,在英格施塔特建立。 1800年,慕尼黑大学从英格施塔特搬到了兰加德,并在前多米尼加修道院定居。在被迁到慕尼黑之前不久,慕尼黑大学有1000名学生。 1827年,约瑟夫格雷斯和弗里德里希·谢林加入了慕尼黑大学的教师队伍。 1848年,国王与Lola Montez的关系引发了骚乱,导致了大学的关闭。在马克斯冯Justus的建议下, Pettenkofer Liebig在LMU接受了一把椅子。为了培养有天赋的学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马克西米利安学院成立了。第一批女性被允许进入LMU的博士项目。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阿道夫 拜尔,他成为了慕尼黑大学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得主。第一个学生代表机构成立于慕尼黑大学。 1940年,白玫瑰集团的成员发出呼吁抵制纳粹政权的传单。 1945年,慕尼黑大学遭受了严重的轰炸,超过70%的城市建筑被毁。 1945年,当局关闭了大学,Rehm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的临时校长。 1946年,7月23日正式重新开放。这是最后一所大学 1973年,28500名注册学生,雇员9255人。 1970年,新高等教育法案(Hochschulgesetz)废除了学生的工会。 1995年,“Landshuter freundesk reis”成为慕尼黑大学协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W.Hänsch与两位美国研究人员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6年的总统选举制度再次被引入:校长贝尔德胡贝尔成为总统。LMU在卓越计画的第一阶段做得很好。 2012年,在“卓越倡议”的第二阶段,慕尼黑大学成为最成功的参与者。

关于美国这个国家

美利坚合众国

政府
政治体制为宪政联邦共和制
独立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后,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签订《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面积
美国数据:美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国家总审计局)或9,826,630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中央情报局)。其中水域面积664,707平方公里(6.76%)。
人口
3.04415亿(2008年估值,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中国、印度)[5],人口密度31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77名)。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14.264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人均GDP 46,859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次于新加坡、文莱)。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14.264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均GDP 46,859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5名,次于澳大利亚、比利时)。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战略矿物资源钛、锰、钴、铬等主要靠进口。探明煤储量35,966亿吨。探明原油储量270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56,034亿立方米。森林面积约44亿亩,覆盖率达33%。

南北战争

引起南北战争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全国性的铁道网,增进了货品流通。应大众的需要,许多新发明应市了。银行业提供贷款,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

在战后的10年间,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据1929年统计,居城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原因有二, 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二为新技术的带动。虽然经济成长很快,但是基础不稳。

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苏醒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冷战结束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经济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仍旧是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中,6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大恐慌以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壁垒也被打破了。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恐怖袭击与反恐政策

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使美国的外交政策集中于对付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政府开始了反恐战争和行动,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后,又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建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
四、政府政治
始建于1793年的美国国会大厦与和平纪念碑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联邦领地

波多黎各自由联邦、北马里亚纳;

海外领地

有人居住
美属萨摩亚、关岛、中途岛、约翰斯顿岛、美属维尔京群岛;
无人居住
贝克岛、豪兰岛、贾维斯岛、金曼礁、纳弗沙岛、帕尔米尔岛、威克岛。
六、外交军事

外交

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以色列、英国、加拿大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
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说服了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协助对抗英国。在接下来的开垦年代里,美国一直在亲法或亲英两个选择间摇摆不定。当时美国对欧洲事务不愿插手,专注于北美的疆土开拓。后来以门罗主义削弱欧洲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以确保在美洲地区事务的支配权。美国的扩张政策陆续引发了与墨西哥和西班牙的战争,两战均以美国的胜利告终。在南北战争中,美国指责英国和法国支援南部分裂的美利坚联盟国、并试图占领墨西哥,但在内战结束后,美国在北美洲的主导地位就再未受过挑战。
随著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出于政治上的现实考量,美国也与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国家结盟,例如中苏分裂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美国专注于自身的边界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非法贩毒进入国内—尤其是针对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国家。美国也致力于对抗恐怖主义和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但其主要目标仍为保护在国内外的国家利益以及公民安全。
2004年,美对外政策继续以反恐和防扩散为核心,但受国内大选政治影响,重在求稳防乱。布什政府下力气推动伊拉克战后重建,稳定伊安全局势,主导组建伊临时政府并向其交权,推动国际社会为伊重建出钱出力,减免伊债务。以八国集团名义推出“大中东改革计划”,试图“民主改造大中东”。坚持通过多边机制解决朝核问题,参加第二、第三轮北京六方会谈。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法、德、英等国压伊朗放弃核计划。宣布实施自朝鲜战争以来最广泛的全球军力部署调整,推进“防扩散安全倡议”。较前重视大国合作,强调跨大西洋联盟的重要性,保持与俄罗斯关系总体稳定。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深化与日、澳等传统盟国的关系,巩固美韩同盟,赋予泰国、巴基斯坦“非北约主要盟国”地位,与印度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军事

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掌握最高指挥权。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国家军事指挥系统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总统领导,成员有副总统、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参联会主席作为军事顾问、中情局长作为情报顾问列席。国防部是总统指挥全军的办事机构。参联会既是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军事咨询机构,又是向各联合司令部发布总统和国防部长命令的军事指挥机关。参联会和三军参谋部负责拟定作战计划并具体实施作战指挥。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进一步调整军事战略,加快建立由核与非核进攻性打击系统、导弹防御系统和能迅速应付恐怖威胁的国防基础设施构成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组合。美军曾在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间实行过义务兵役制。1973年,时任总统尼克松废除义务兵役制后,美军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至今。
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陆军分为10个战斗师和4个独立旅及装甲骑兵团;海军编制为5个舰队,共12个航母战斗群、11个两栖戒备大队、59艘攻击潜艇、117艘战舰和10个舰载机联队;空军编制为20个飞行联队(每个联队约74架战机);海军陆战队编制为3个师和3个勤务支援大队,装备3个飞行联队(约21个中队)。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美国的海外的军事基地大致划分为欧洲、亚太与印度洋、中东与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战略区。2004年8月,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将在未来的10年内把驻欧洲和亚洲的军队削减6万至7万人 。2007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说,为了“反恐战争”的需要,他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美军现役部队的人数增加9.2万人 。美军在全球设有五大战区司令部,分别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分别负责全球几大区域的事务。2007年2月,布什总统批准军方关于组建一个专门负责非洲事务的司令部的计划。

财政金融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2001年美经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逐步复苏。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4.334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人均GDP为47,025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自从1980年代隆纳·里根的总统任期以来,美国增加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运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减少福利制度的规模,抛弃了自经济大恐慌以来长期实行的、偏向干涉主义的凯恩斯派经济政策。也因此,美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务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要少,降低国内的税赋,并更依赖于自由市场和私营的慈善机构上。

交通运输

美国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工具和手段多种多样。2000至2003年产值分别为3137亿、3061亿、3104亿及3178亿美元。与运输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约占美经济总量的3%,吸纳了1/8的就业。
相较起于其他西方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相当早,美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提前顾虑到了将城市和住宅区搭配道路网络的设计。为了连结广阔的国土,美国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国的国家交通系统主要便是依赖这些高速公路网。当中最重要的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经由当时的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授权建造。根据2004年的数据,美国的公路总长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
大城市里也有建设公共交通的系统,纽约市的地铁网络是当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载客量最为沉重的捷运网络之一。而区域铁路和公共汽车网络则延伸至长岛、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都成为了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交通网之一。但是普遍而言,美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薄弱,人们出行更多的使用私人汽车。
美国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美国铁路公司(Amtrak)所建造的铁路网也横贯了48个州中的46个,专门用于客运用途。美国的铁路货运系统是世界最繁忙和先进的,且美国的铁路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美国铁路的客运并不如西欧和日本那般发达,部分原因是出自美国国土的辽阔;若要到达数千英里以外的大城市,搭乘飞机会比搭乘铁路还要省时。美国政府的分析便认为空中客运是导致客运铁路公司在1970年代接连倒闭的主因。
空中运输是长途旅行的更好选择。以乘客量而言,在2004年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机场中就有17个位于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以运货量而言,在同一年里,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就有12个在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国际机场(MEM)。
许多世界上主要的港口也位于美国;最繁忙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港和长堤港,以及纽约港,它们全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五大湖区(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也有许多船运交通,每大湖都与密西西比河的河网络广泛连接,河的最下游直通大西洋。而第一个连接五大湖与大西洋的伊利运河(Erie Canal)则促成了美国中西部的快速农业和工业发展,并使得纽约市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

科学技术

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开支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科技政策。美国科技政策一向重视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军事上的优势,而后者则基于基础研究乃是国家长期发展之本的考虑。
人类工业史上许多最重要的发明,包括了轧棉机、通用零件、生产线等都是源自美国,其中工业的生产线尤其重要,它使得工业的大量生产从梦想变为真实。其他重要的发明还包括飞机、电灯泡与电话。美国还在20世纪策划了著名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将人类科技带入原子时代的新纪元。冷战开始后,美国最先在太空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竞赛中领跑,从而导致了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进步,1969年7月,当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中走出,成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时,标志着竞赛达到巅峰。美国为计算机与网络发展史上贡献极大,包括二战中发明的计算机、初期的军事化应用,到今日个人电脑发展与革新,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尤其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是美国生物医学的聚焦点,并已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人类对肿瘤、阿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治愈研究进入重要阶段。航空和太空研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类的私营企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八、人口结构
自由女神像:众多移民者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2008年,美国共有常住人口3.04415亿,次于中国和印度;人口密度31人/平方公里[5]。美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极高的国家,约有81%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及其郊区中(2005年年中数据),而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为49%[6]。美国的人口重心多年来一直向西南部转移[7],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目前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8]。2008年,美国每个妇女平均育有2.1个后代[9]。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工业化国家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美国人口将由现在的3.06亿人激增至4.02亿人。

教育

在美国,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不过,联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过控制教育基金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有法定义务在公立学校接受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通常,18岁才可以毕业,但是许多州允许16岁以上的学生离校。除了上公立学校,家长也可以选择在家教育孩子,或送他们去教会或私立学校。高中毕业后,学生们可以选择上公立或私立大学。公立大学从联邦或州政府接受经费,也接受其他管道的资金,但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后仍需偿还学生贷款。私立大学的学费通常比公立大学还高。许多学生会在入学大学和学院前进入职场或军队以赚取学费,美军和许多私人企业也会补贴职员的高等教育学费。
高等教育
美国的大学很多,从360多年前移民美国的清教徒创建全美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古老大学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传统。发展到今天已有2600多所颁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四年制大学。而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多达3400所。这些大学没有固定的形式,有大有小,大的如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有近5万名的学生,小的如加利福尼亚州的深春学院只有26个学生。有的大学校园广阔美丽,教学设施齐全,有的大学则设在闹市当中的几所其貌不扬的教学楼里面,校园和周围的市区没有高墙和周围的市区完全融合在一起。美国的大学也有着公立和私立之分,有四年和两年之分,有区域性和全国性之分,有专科学院和综合学院之分等等。这些学校完全独立,与哪个政治、教派都没有关系,每个大学的日程表、教纲、教育宗旨,连发给各个教学员工的工资都不一样。
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极高,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一。目前有7,660万的美国人正在接受教育(从幼儿园直到大学都包括在内)。美国的许多高等院校有非常高的竞争力。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全美有约3600所大学。而最有名的有六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每次的全美或世界大学排名都能进前10名;超过80%的美国诺贝尔奖得主都曾在这六大名校之一学习或工作。哈佛大学的文科、商科是美国公认最好的;耶鲁大学的法科则是连续多年稳居全美第一;医学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等;计算机科学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量子通信与计算则以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见长);地质科学与理论物理则属加州理工学院的强项;麻省理工学院则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以上因素使美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升学。
其他高等学府还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赖斯大学、西北大学等。

社会福利

美国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立于1935年。由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福利部主持。50多年来,这一制度已为美国人广泛接受,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社会福利分为社会保险和非社会保险两种。属于社会保险福利项目的有:老残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就业保险;属于非社会保险福利项目的有:对抚养儿童困难家庭的补助、社会保障收入、食品券、医疗补助、住房补助和能源补助。
该制度自创立以来,历经多次改革,内容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这制度草创之初,仅限于保障部分工商界蓝领工人及其家属的利益,1939年增加规定,劳动者如死亡,其遗属可以领取社会安全金;劳动者退休后,依靠其抚养的家属也可以领取社会安全金。
目前每个月从政府福利单位领取福利金的人约有3400余万人。它的保障范围较广,包括医疗服务、残废保险、退休及残疾人子女教育补助金、社会安全福利金、失业救济金以及对低收人家庭子女的津贴、对失业者的工作训练补助以及学童营养等。

院系设定

大学的教学单位现分为20个学院,这些学院中又分为总共178个研究所,以及为医学院实习用的诊所。慕尼黑大学成就较高的学院主要有国民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学院、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林学院、兽医学院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因此,慕尼黑大学实为传统定义下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as”。 大学系统植物园 01 天主教神学院 02 基督教神学院 03 法学院 04 企业经济学院 05 国民经济学院 07 医学院(包括牙医学) 08 兽医学院 09 历史及艺术学院 10 哲学,科学理论及宗教学院 11 心理学及教育学院 12 文化学院 13/14 语言学及文学院 15 社会学院 16 数学,信息学及统计学院 17 物理学院 18 化学及药学院 19 生物学院 20 地质学院

申请条件

申请直接入大学最低要求:德语欧标C1、DSH2、德福16分。所有非受限专业申请人可在申请时提交德语B2水平证明,获得开学前举办的DSH考试邀请。 费用:每学期注册费126欧元,免学费。 本科申请:211院校已就读一学期或非211院校就读三学期。 研究生申请:已获得本科院校毕业证、学士证,申请专业与所学专业一致。 材料清单:APS审核证书、语言证书、大学成绩单、高考录取花名册、毕业证、学位证、获奖证书、个人简历、动机信。 慕尼黑大学申请截止日期:(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诺贝尔奖得主

化学奖

海尔曼·埃米·费舍尔 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代生物化学创始人 化学系毕业教授 阿道夫·冯·拜耳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教授 埃杜阿德·布赫讷 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系 理察·韦尔斯泰特 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系毕业 教授 海因里希·维兰特 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 教授 汉斯·费舍尔 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与医学专业毕业 教授 理察·库恩 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系 阿道夫·布滕安特 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 教授 奥托·汉 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系 海尔曼·斯韬丁格 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系 埃斯特·奥托·费舍尔 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系毕业 教授 哈特穆特·麦可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 格哈特·艾特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物理系毕业 教授 皮特·德拜 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 物理系

物理奖

威廉·伦琴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廉·韦恩 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授 马克思·冯·劳厄 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讲师 马克斯·普朗克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内斯·斯塔克 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系 化学系 数学系 古斯塔夫·赫兹 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系 维纳·海森博格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系 沃尔夫冈·泡利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贝特 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系毕业 讲师 盖特·比尼希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授 沃尔夫冈·克特勒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特奥多·W·汉施 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授 约阿希姆·弗兰克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

汉斯·斯佩曼 193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动物胚胎“组织者”的发现者。 奥托·勒维 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 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康拉德·埃米·布洛赫 196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化学系 卡尔·冯·弗利施 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厄温·内尔 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君特·布罗博 199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医学院

文学奖

托马斯·曼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慕尼黑大学
  • 外文名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München
  • 简称 :LMU
  • 校训 :Universitas Ludovico-Maximilianea Monacensis
  • 创办时间 :1472年
  • 类别 :世界一流大学
  • 现任校长 :伯恩特·胡伯教授
  • 知名校友 :伦琴,普朗克,泡利,阿登纳,拜尔,欧姆,赫兹
  • 所属地区 :巴伐利亚州慕尼黑
  • 主要院系 :生物学院、化学与药学院、物理学院、医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
  • 主要奖项 :诺贝尔奖、菲尔兹奖
  • 代表色 :绿色和白色
  • 官网 ::uni-muenchen.de
  • 学生 :51025人
  • 年度预算 :17.27亿欧元
学校排名,历史,办学条件,学校声誉,硬体资源,慕尼黑大学-哈佛大学青年科学家论坛,院系设定,机构设定,评议大会,评议会,委员会,学院组织,福利会,产学研,教学改革,学费改革,废院改系,国际学生,学科改革,入学须知,诺贝尔奖得主,化学奖,物理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合作学校,校友名单,申请条件,

机构设定

从十九世纪初起,慕尼黑大学逐步形成了民主管理的制度。几经变迁,当前的机构设定及其职能如下:

评议大会

这是大学议事决策的权力机构,其成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在一届的与会代表中,教授代表为36人,其他学术人员代表为12人,学生代表为12人,非学术人员代表为6人。校长等校务领导委员会的5名成员也是评议大会的成员。评议大会的成员每两年选举一次,其中学生代表每一年选举一次。 慕尼黑大学礼堂 评议大会的职能主要有:
  • 制订和修改大学的法规和章程;
  • 选举产生大学校长和副校长,组成校务领导委员会;
  • 听取校务领导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评议会

评议会是在评议大会休会期间所设的常务机构,其成员包括:教授代表12人,其他学术人员代表4人,非学术人员代表2人,各团体都按评议大会代表1/3的名额选出评议会成员。此外,校务领导委员会5名成员,也是评议会的成员,参加日常会议, 评议会日常工作任务主要有:
  • 拟定大学法规和章程中需要修订部分的修订草案,供评议大会研究讨论。
  • 决定教授聘请事宜。
  • 决定学术研究工作的重大项目。
  • 决定新的学科和考试规则等。
各种人员在评议大会评议会中的比例,是根据巴伐利亚州《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比例而设定的,教授多于其它人员的总和。即所谓“教授治校”。另一方面,让学生参加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比例和其他学术人员相同,多于非学术人员大学的机构设定、课程安排、活动组织都倾听学生的意见--这是“学生本位”制的体现。

委员会

慕尼黑大学设校长1人,副校长3人,均由评议大会选举,校务领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人,由校长任命,5人共同组成学校行政领导机构。 校长的职能是领导校务委员会的工作,同时统筹、协调全校各个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几百年来,当选的校长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教授。学校校长不是纯行政职务,只是“ *** ”,任职期间仍不放弃教学和科研,从职位上“退休”后,还回到学院或研究所去继续从事他的本行。

学院组织

学院的议事机构为“学科会议”,成员比例为:教授7人,其他学术人员2人,学生2人,非学术人员1人。 学科会议由本学院学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该会议同时选举院长和副院长。 学院院长的基本任务是:
  • 统筹、协调各研究所要完成的本年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任务。
  • 将各学科的先进经验集中推广,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 组织各个学科的各级考试。
  • 搞好教师、科研人员的专业进修,造拨优秀人才充实教学科研队伍。

福利会

这是一个负责对所有慕尼黑大学学生的福利进行筹划和安排的机构。如维修建筑、管理宿舍和食堂、发放补助金等等。这是一个独立的社团,其成员努力使他们的工作尽量不受学校行政部门的干扰。该机构初创于1918年。两次世界大战都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少学生是依靠福利会提供的低价膳食、服装以及勤工俭学的机会才渡过难关的,由此,这一机构成为其他学校效仿的榜样。直到如今,很多学生(三分之一左右)仍有赖于该机构提供的工作机会才能修完德国大学漫长的学业。

入学须知

申请慕尼黑大学需要提交:入学申请表格、入学前就读学校官方成绩单及官方认证的德文翻译件、入学前就读学校的毕业文凭及官方认证的德文翻译件、个人简历、用德文书写的个人申请陈述、DSH二级证书或德福(TestDaf)考试成绩。申请冬季入学的截止日期为7月15 日,申请夏季入学的截止日期为1月15日。

产学研

注意科研与教学并举是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特点。在新形势下,他们更为注重与企业界的密切结合,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慕尼黑大学建立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模式: 一是高校与企业共同组成研究中心,前期的开发研究由高校承担,后期的套用研究由企业承担。 二是以研究课题和项目为主、学校与几个企业组成研究联合体。 三是高校与校外研究机构组成联合体,联合体设在大学内,所长同时在大学 *** ,这种负责人的双重身份十分有利于调动研究所和高校两方的积极性,科研经费的使用也很灵活,有利于研究所对博士生的培养。

教学改革

学费改革

长期以来,德国的高等学校无偿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每个学生全年的费用高达13万马克,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而且,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年限限制不强,出现了学生赖在大学中数年不走的现象。在 *** 拨款远远不足,大学筹集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慕尼黑大学校方正在考虑是否向学生收取适度的学费,数量大约在2,000至4,000马克之间。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减少在大学中滞留的学生数量;二是可以增加经费来源,并且,只要在收费的同时实行一些补救性的措施就不会把一些有才华而经济拮据的学子拒之门外。

废院改系

慕尼黑大学主要吸取了美国大学的一些设定和作法,废除了过去设定的几大学院,在学院下面再设系、专业,提高各专业的地位。

国际学生

以前德国大学对待外国申请者是冷面孔的时候居多,学生没有奖学金;而且,在德国大学拿到学位需要的时间太长,求学者往往知难而退。有鉴于此,慕尼黑大学积极落实德国 *** 于1996年5月出台的鼓励外国人赴德留学的新政策。虽然现阶段国际学生数量不足学生总数的1/10,但在授予外国学生奖、助学金方面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学科改革

近几年,慕尼黑大学大刀阔斧地削减掉一些过时的专业,同时又以更大的积极性增加了一些新型专业,如:在数学学院中加大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学院中也加对一些当前经常现象研究的力度等。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拟定33所独立院校排名 合作学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