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专科学校排名咋算的呀知乎 十大证书含金量排名知乎,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高中考试文理科如何排名?
1
我自己高一的时候是在学校的理科实验班的。我们学校当年是这样分班的,两个理科实验班(基本是那一年中考前八十名的学生),没有文科实验班,然后有三个理科重点班,一个文科重点班,接下来是几个理科普通班和文科普通班。(这么多年了,写到这里回头再看,真的很难想象这种班级等级划分的标签对于小孩子们自信心的影响……)
因为中考的时候是第一名,初中时候熟识的小伙伴们成绩好的也都在理科实验班,我当时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好朋友们都在实验班,为什么我不在呢?而且,我们那一年,文科重点班当时只有很少数的学生是和理科实验班的同学中考成绩差不多的(后来是我们文科班的班长和学习委员)。作为十几岁的小孩子,当年也很难不受到「学文科的都比较笨,是因为学不了理科才去文科班」的这种社会舆论压力的影响。加之学校也有一定的偏向性,理科实验班的师资配备更好,而且高一也并不是正式分文理,我就去了理科实验班。
但我又是一直打定主意想大学读中文系的,所以在理科班的时候,从始至终都有一种「我不是这里的人」的感觉。但那段在理科班的日子非常开心,因为受到很多同学学习理科的激情的影响(其实这种激情更让我明白了自己到底是想学文科还是理科)。举个栗子,当时在理科班的时候我有几个好朋友(后来其中一个去了清华,两个北大医学部,其他三个朋友在上海交大、北航和浙大),闲暇的时候或者课余,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数学或者物理问题。我心里常常感到惊讶的一点,说实话,就是为什么他们会说「这个公式真美」,「这个解法真漂亮」,「这道题真好玩」(上了大学和出国以后我认识了更多这样的理工科的朋友。)这种陌生的感觉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因为我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当时在理科班的时候,我的平均成绩和名次还可以,年级大概五到十五名左右浮动,满分是100分的话,数学化学生物一般在97分左右,物理差一点,一般是93分,有一次88……但我很清楚自己是拼命学习拼命做题才努力出这个分数,而且在其中没有得到什么快乐,更多的是一种「好学生惯性」:「我应该学这个,应该考好,我就认真上课,努力做题。」反观上述的几个朋友,他们的考试成绩有时不如我,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做题时的乐在其中,键正让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适合并且能学好理工科的人。简言之,就是对理科又有兴趣又勤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他们会去思考同一道题目的不同解法,并且在想出来以后高兴得不得了,而对我来说,每做出一道题简直就是逃出生天:「我答得对么?这题能得分么?好好好,没做错就稿耐悔好,下一题。」
另外一点促使我后来尽快回到文科班的原因,就是理科班缺乏一种喜欢和学习文科的氛围。那时我们还要定期出黑板报……(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还做不做这种事情?)我是负责在黑板上写字的,有一次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抄了两首宋词,班主任(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看到了,说:「这有什么用?擦掉了换一个换一个」。当然不是说老师不好,这个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只是说理科班的大环境大家是没有那么重视文科的。
这一点还体现在理科班的各种文科课上。上语文课的时候,大家总是央求老师:「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吧!」似乎语文课就是讲故事。那个时候我也不是很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因为他每节课就是摊开来书,笑眯眯地问:「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讲一讲吧。」而自己最终也并不讲什么,同学们也就当聊天随便讲讲,更多的人会在这些时候,在堆起来课本的书桌后面,做做数学物理的习题集什么的。那时候我非常喜欢文科班的那个语文老师,还记得高一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鲁迅的《<呐喊>自序》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那段时间我还会蹭到文科班去问问他们的同学:你们老师怎么讲的这两课呀?好玩不?我们都没讲什么……
政治课和历史课就更是重灾区,因为老师都非常年轻,也比较温柔,也知道大家不重视文科,所以上课的风气更加散漫,做理科习题集的人就更多,我也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里美滋滋地跟我妈妈说:「我今天上政治课把物理作业都写完了!还跟谁谁谁讨论来着!」我妈先是黑人问号,进而担忧:「你将来不是要学文科么?现在上文综的课都不听讲?」
在此期间,我也认识了很多文科班的好朋友,感觉他们都很不错,在一起能聊的内容也更多,于是高一第一学期结束以后,我就转去了文科班。现在回想起来,学校重理轻文的感觉真的是很严重。那时候我们学校还没有现在的新校园,只有一幢新盖的小白楼,理科实验班、理科重点班和老师们的办公室在这座小白楼,而文科重点班和其他普通班都在旁边的一排排旧房子里,课桌也不如实验班的新,厕所也不如实验班的好。小孩子真的还是很在意这些的,我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上学的时候还是会无意中走到小白楼,然后想起自己已经不在这幢楼上课了。有时候晚自习的间隙,会站在楼下望着楼上灯火通明的理科实验班,这种一高一低的位置差别在心中刻下非常鲜明的记忆的烙印。(但我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后来高三的时候我们文科实验班为什么搬到楼上去了,旁边是两个理科实验班。)
硬件虽破,但在文科班的日子真的是如鱼得水啊,两个字:开心!历史老师是班主任,语文老师、地理老师、政治老师讲课都特别棒。同学们有喜欢看小说的,喜欢写文章的,课余时间一起聊聊这些都特别开心。我之前喜欢的语文老师终于成为了我自己的老师。她自己喜欢读书,讲课更是特别好,高一高二我们的语文课几乎就是一部旁征博引的文学史(其实当时有很多家长不满,来学校反映说老师「净讲些没用的」)。而到了高三,老师突然摇身一变,开始题海战术……我们班的语文应试成绩刷刷就上去了,每次都甩开理科实验班一大截。后来以前理科班的同学们还会找我来借语文课复习的笔记。
2
不过说到这里,就必须说一个很吊诡的现象:以北大清华作为例子,感觉很多文科生都是靠数学(和英语?)跟别人拉开差距,而理科生很多是靠语文(和英语?)成绩好。这大抵是因为语文之于文科生、数学之于理科生,加上文综理综,其实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之间的分数差距很小。我自己也是因为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很好,而我们班是有同学语文和文综都比我要考得好的。后来想想,总是觉得颇为惋惜。
不过,应试教育的另一个诡异之处在于,你真正感兴趣的科目可能考得并不会很好。还是拿自己举栗子,我现在是学文学的,我男朋友学历史,可是我们俩高考最差的科目恰恰是语文和历史,我们俩每每说起来都只有捂脸笑+泪目的表情。我自己高考的语文只有114分(满分150),作文甚至没写完,后来上了北大中文系,我没有碰到过一个同学语文分数比我低的(我男朋友是我认识的唯一语文分数比我低的人,可能是因为他读的书比我还要多哈哈哈。)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小学时候的事情。有一次语文考试,让写出老舍的作品题目,我写了《四世同堂》,被扣了分,原因是标准答案是《茶馆》和《骆驼祥子》。拿着试卷回家以后我爸妈都很无奈,大概那时候他们就预见到了我的语文不会考很好了吧 lol 所以后来高考之后,我觉得挺不好意思见我之前提到的那个特别喜欢的语文老师的。现在有时候放假回去还是会去看望她,上一次见到她,她都做奶奶了,刚刚去北海道旅游回来,还给我「白色恋人」的饼干吃。
有人也许会问:那难道说,我现在数学好,我就应该趁着去学一波文科?我语文好,我反而应该去学理科?我想这个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我本科时代最好的朋友,有一次我们上网搜她玩,结果发现她居然是他们省的文科第二名,数学有149分,当即纷纷膜拜,她只是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有时我们自嘲中文系非常清贫的时候,会笑她说会不会后悔当年没有去光华。她只是说了和我自己的想法一样的话:想不出来比中文系更喜欢的专业了。
而且,说到底,高考和之后的学习还是一个更加整体的配置,如果你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点,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对于相关学科的兴趣。譬如我自己其实非常喜欢计算机,后来也纯粹出于个人爱好学习了编程,但对于物理和化学就实在不大行……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某一科理工科作为一个爱好来培养。同理,很多理科生也非常喜欢看小说的,但高考的时候也要考虑考虑自己是不是喜欢其他文科科目,愿不愿意接受相关的训练,是要把这个作为终生职业选择还是个人兴趣,等等。
想起高考完的时候,有人一脸很懂地笑着跟我说:「我懂我懂!你挺会算账啊!学理科你就不一定能上北大清华了吧,文科简单,好考啊!这个选择明智!」有的人会以自己的观念来试图解释别人的选择并且对此深信不疑,那就让他在自己的体系里待着也很好。
我不否认我的文科名次确实比理科好,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觉得有兴趣,你喜欢这个东西,你在学这些的时候觉得自在,总有更多想知道的问题,想看的书,想说的话。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不会觉得这是苦和强迫;即使获得了负面的反馈(比如我的语文成绩,其实历史成绩也不咋地……但我很喜欢),你对它的兴趣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即使这种东西会让你过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而非大富大贵的人生,你都乐在其中不觉得后悔的话,我想这大概是很好的选择。
然而,这么说还是太理想化的一种侈谈了。大多数人,都还是会面对社会认可的需求与生存的压力,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之前我在知乎上写过一个关于北大中文系的回答,之后常常有小朋友私信我,说看完以后很感动,本来已经有点犹豫要不要选文科/报中文系了,看完之后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决定再试一试。或者说家里父母严重反对自己学文科,说是不好找工作,但看完了这个回答表示真的很向往这样的生活愿意付出努力一试。每当这种时候,我一方面钦佩这些小朋友,一方面更多的是惶惑、不安和担忧。那个回答,更多的是我对于过去师长的一种美好的怀念。理想化的成分肯定有,不开心的事情也会随着时间淡去,而美好的回忆会被一遍一遍涂上幸福的色彩。不要说只是看了那篇文章的人,甚至有我的同学都会跟我说:「怎么我感觉和你上的不是同一个中文系……」于是,在收到各种关于高考报志愿或者考研的私信的时候,我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他们上了中文系,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怎么办(事实上这也就是一个和其他所有专业一样有利有弊的学科)?如果他们选了文科后悔了怎么办?如果他们觉得文科就业不如理科,难道我可以帮他们找到工作吗?面对这样的提问的时候,我内心总是有这样的纠结。
3
说了这么多自己的故事,我想再说回选文科还是选理科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考量的:
1) 自己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会在最后再讲一些。每个专业、每个行业都不容易,是因为有兴趣,那些枯燥的学习过程、职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旁人的不认可或者独自奋斗的寂寞,才会变得更加能够忍受。而且,对于还在读高中的小朋友来说,似乎感觉选文科理科是一个一槌定音的人生选择。但其实多年以后再看,很多人兜兜转转还是去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上,我有中文系的同学转去了生物、化学、经管,有经济系和计算机系的同学学了文学和哲学,有哲学、生物、EE、物理和心理学的同学学了历史,他们都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做得很好而且非常开心。诚然,转专业让他们看上去比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些专业的人多花了一些时间,但不同学科训练的珍贵印记像流水一样从他们身上淌过,让他们成为这些专业里更加独特和优秀的人。
2) 就业形势、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这些肯定是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我经常收到的私信,很多是关于学文科被家里人激烈反对怎么办,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想考研转文科怎么办,类似这样的问题。很抱歉基于我个人有限的经历,以及对其他专业行业的不了解,我只能说,首先要做的是尊重现实,在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范围内(比如上学还需要花父母的钱、第一份工作是父母介绍的之类)尽量做自己喜欢的选择,然后在自己能够努力的方面尽量努力,慢慢去寻找和接近自己喜欢的生活。
3) 熟悉和了解学科和行业状况。不要想当然,比如「文科就是背」、「理科就是做题」、「文科都找不到工作」,多去问问相关的人。选文理科的时候,问问学长学姐,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日常生活分别是怎样的,乐趣在哪里,学习的困难点在哪里,将来有什么学校或者专业可以选择;考大学报志愿的时候,问问各种人或者自己查信息,不同专业是学什么(而非「中文系应该就是每天能读小说吧」,「文科就是写写论文随便复制粘贴吧」,「听说理科不用写论文考试就行了」),有哪些工作和毕业去向,不同的学校是怎样的就读体验,等等。
4) 不要想当然,还包括对于自己和学校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譬如有小朋友跟我讲过:「我对理科有一点兴趣,文科基本没兴趣。但我学理科肯定上不了清北,学文科说不定还可以冲一下,尽管我现在文科理科成绩都不是拔尖的。」我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他说:「老师说文科竞争压力小,中上等的理科学生可以考虑学文,因为数学成绩不错可以拉不少分,而且这样的话就可以走一个特别好的一本(甚至于清北)。」我问:「那你们学校每年文科理科上北大清华的数据大概是怎样呢?」他说:「理科一般每年是前十几名,我们学校特别重理;文科今年没有北大清华,之前有一两个吧。」我说:「所以理科每年有十几个清北,文科多则一两个少则没有,你觉得自己学文科上清北的概率更大么?……」
5) 了解每个选择的上限和下限,或曰最好的情况和最坏的情况。上限当然总是美滋滋,而你能否接受一个选择的下限,其实更要想清楚。如果考虑上限,不管文科理科,能上北大清华肯定自己和家长都高兴。但是如果不能呢?换句话说,你觉得自己选文科会比理科更有希望上北大清华,但如果你转了文科发现自己仍然不是文科生里成绩拔尖的,兴趣更是缺缺,会不会后悔呢?且不说理工科能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的人数相对文科都更加多。上大学以后,如果不是北大清华,甚至不是985 211,而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学自己本来有一点兴趣的理科,和没兴趣的文科,到时候你会更愿意接受哪个呢?更长远一点想,上了清北尚且不一定能保证你一定会「出人头地」(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在各个行业做事的普通人,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经验的增加,学校带来的光环会递减),如果是普通的学校,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哪个能学到更多技能,更好找工作呢?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非黑,只是听过某些学校的文科老师讲课,那简直是在糊弄学生……不觉得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以及从我自己一点没有数据和根据的个人经验来讲,我自己曾经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过,同事里有二本三本甚至专科毕业的,但是是非常优秀的程序员,后来跳槽以后的工作更加好……感觉是只要自己有技能,专业能力过硬,总能找到工作的。而相比于理工科,感觉国内很多文科的门户之见、强调出身背景训练的倾向,其实还是更加重的……
4
最后还是想说,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之前看到知乎上有人说:大多数高中生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我想问:真的是这样吗?有的人一直很喜欢文学,有的人中学时就读过很多历史、哲学、政治理论相关的书,有的人感兴趣经济,有的人喜欢钻研数学物理化学,有的人从小就喜欢鼓捣计算机或者机械,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擅长体育,有的人对音乐有极好的感觉……
说实话,常常在书店里看到很多几岁的小孩子入迷地看书的情景,让人很难想象孩子是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的,或者一个活了十几年的少年会毫无爱好。有一件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有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去逛书店,有一个小孩抱着六七本书,跟他爸爸说:「能不能都买呀?」他爸爸说:「买买买,一次买那么多干什么?你看得完么?看完了再买吧!」我希望这个小孩后来不会成为一个什么书都不爱看,还责怪自己小孩怎么不好好学习看书的大人。
小孩子生来都有很旺盛的好奇心和很鲜活的求知欲。如果文科最终变成了死记硬背、理科变成了机械刷题,文科生自嘲学不了理科才来学文科、文科试卷随便答答怎么都能拿几分、毕业找不到工作,理科生自嘲自己不过是科研或者工业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各个专业的劝退帖、还有2019年一整年的各种学术数据造假事件,以及许多成年人从孩童时期就灌输的「这个不好就业」、「那个赚钱少」,出现许多十几岁但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前路在何方的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伸出触角想要看看那个是什么,自己感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个没用,你应该做那个。」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有自信,觉得在既没有天分、也没有努力、更没有兴趣的前提下贸然选择一个专业和行业,是能做得和那个专业里或者有天分、或者非常勤奋、或者有兴趣有激情有动力的人一样好的。
有人说:选择自己擅长的比喜欢的更重要。我觉得这个也是说说的,所有人真的生来就「擅长」什么东西么?不过是因为有兴趣、愿意努力、持续投入,所以才慢慢变得擅长起来罢了。
和谈恋爱其实很像,真的有天造地设一辈子不吵架的姻缘么?不过是因为你喜欢这个人,愿意在这段关系里不断沟通、适应调整、努力成长,而不会随意放弃罢了。
希望每个人都能渐渐找到真正喜欢、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发布于 2019-12-30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世界大学排名哪个比较靠谱 知乎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各个大学在不同榜单上的排位差别这么大?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排名哪个更靠谱更有参考价值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各大排名的评价标准和来源。
目前公认的权威排名有四个,分别是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1、USNEWS大学排名
USNEWS是U.S. NEWS & World
Report的简写,中文名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是一本与培局神《时代》和《配亏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腊宴志,现在专注于为学生提供高等教育信息。USNEWS从1983年开始发布美国大学和高中的排名,1985年开始每年更新一次。主要有四类排名:全国综合性大学排名(National
Universities Rankings)、文理学院排名(Liberal Arts Colleges Rankings)、研究院排名(Graduate
School Rankings)、最佳高中排名(Best High Schools)。另外有针对专业的排名,比如商科相关专业、理工科专业等等。
USNEWS针对美国大学的排名比较权威且影响力巨大。它主要评估7项指标,包括本科教学声誉、保持率、教师资源、生源质量、财政实力、毕业率和校友捐赠。
本科教学声誉(25%):来自于各大学校长、招生主任、学者、高中校长/老师给同行学校的学术打分,从1分到5分,5分代表最高。
保持率(20%):由大一新生保持率(20%)和六年毕业率(80%)组成,新生保持率是指大一新生第二年仍然就读的比例,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新生到第二年;六年毕业率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学生直到毕业。保持力的比例越高,代表学校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学需要的通向成功之路的教育。
教师资源(20%):由师生比(5%)、20人以下的小班比例(30%)、50人以上大班的比例(10%)、教师工资(35%)、拥有本专业领域最高学位的教师比例(15%)、全职教师比例(5%)
生源质量(15%):包括SAT/ACT分数(50%),毕业于top10%高中的学生人数(40%),学生被录取后接受录取邀请比例(10%)
财政实力(10%):衡量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包括教学、研究、学生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经历方面的平均花费。
毕业率(5%):自2005年以来,US
NEWS每年为大学预估一个毕业率预期值,如果学校届时的实际毕业率超过这个预估值,那么这所学校就能在这项指标获得更高的分数。这项指标展现的是学校为学生的毕业率所做的努力。
校友捐赠(5%):仅计算本科毕业与该学校的校友对这所学校的捐赠。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在2014年,USNEWS又推出世界大学排名,涵盖49个国家,覆盖多个专业领域。主要参考了10个指标,包括世界学术声誉(12.5%)、区域学术声誉(12.5%)、论文发表(12.5%)、文献引用质量(10%)、文献引用量(10%)、高质量论文引用量(12.5%)、高质量论文引用比率(10%)、国际合作研究(10%)、博士学位授予量(5%)、教授或博士学位量(5%)。
由于这些参考指标都是直接公布在USNEWS的官网上,这就给了一些学校“可乘之机”——通过快速提高某几方面的数值来提升排名。最著名的例子便是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该校在1996年USNEWS的排名中位列162,当时新上任的校长认为排名靠前对学校益处多多,于是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分析USNEWS排名背后的数学原理,然后通过招聘更多老师来降低师生比、提高国际生比例用全额学费增加财政收入等多种有效举措提升排名。所以到2013年,东北大学蹿升到了第19位,前进了一百多位,成为美国大学排名历史上提升最快的学校。(推荐阅读《美国大学玩“权利的游戏”如何赢得USNEWS排名》)更有甚者,还通过造假学生的SAT/ACT分数来提升名次,这也使得USNEWS排名饱受诟病。
2、QS世界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由英国QS公司制作和发布,涵盖世界综合大学和学科排名,以及亚洲、拉丁美洲、金砖五国三个持不同准则的地区性榜单。
QS世界大学排名参照了6个指标,包括:
学术互评(40%):来自学者/同行对该大学研究水平的调查
师生比(20%):教师-学生比,这项折射的是学校的教学资源与质量
教师引文量(20%):直观体现出教师的研究水平
雇主评价(10%):企业雇主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教师比例(5%)考察学校多元化和国际化程度
可以看出,学术同行的评议是QS评估大学的重点,但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权重过高导致常常出现A校五大学科领域都比B校高,而总排名却比B校低的怪异现象,受到很多学界人士的批评。另外,QS在声誉评价方面放了一半的比重且收集方式过于集中在欧洲,也时常遭人诟病。
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泰晤士高等教育》制作的一项世界大学排名,常简写为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自2004年起便开始与QS合作发布世界大排名,每年发布一次,但自2010年起,《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分道扬镳,开始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其中数据的收集工作由汤森路透集团完成。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方法主要是在QS排名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优化调整。将原先QS排名的六个指标扩展细分成了十三项二级指标,并调整了各自的比重。
教学与学生(30%):这项指标主要考察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包括教学声誉15%、师生比4.5%、博士-学士学位授予比例2.25%、学科门类6%、教师人均学校收入2.25%
研究(30%):这项指标主要考察学校的整体研发实力,包括学术声誉调查(18%)、研究经费(6%)、教师人均论文发表数(6%)
论文引用(30%):这项指标主要考察学校在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国际化程度(7.5%):国际教师比例(2.5%)、国际学生比例(2.5%)、国际合作研究比重(2.5%)
经济活动与创新(2.5%):这项指标主要考察学校的研究与工商业界的联系
泰晤士报排名受到诟病的地方在于,论文引用率占比重太大,这被认为不利于那些并非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因为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较易受到关注,自然比较容易被引用。
4、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开发的,2003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这个排名注重学术研究,评估依据主要来自6项指标:
教育质量: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
教职员素质:获诺贝尔或菲尔兹奖的教职员折合数(20%)、各学术领域获引用次数最高之科学家人数(20%)
科研成就:《自然》与《科学》期刊论文发表量折合数(20%)、获科学引文索引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之论文折合数(20%)
人均学术表现:上述指标得分的人均值(10%)
ARWU的硬伤在于过多依赖于国际奖项,重理工及研究轻人文及教学素质,如果要选择偏人文的大学就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看完这些排名的解析,关于选校你有没有更清晰一点呢?其实这些看似客观的排名其实都暗藏了很多主观意识和人为可操作因素,东北大学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这些综合性的排名并不适用所有的选择,如果你想就读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专业,一些专业排名比如Quantnet会更有参考价值。而如果你以后想在学术界发展,那么专业排名就显得比综合排名更为重要,因为行业内的人士都知道专业排名非常重要,代表了学生成就的高低,比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综合排名在USNews排名的前4档次共248所学校中是找不到的,但其医学排名通常都是前几名的,该校医学院毕业生绝对不愁就业。
知乎排名规则,怎么在知乎里做品牌运营?
十大证书含金量排名知乎
十大证书含金量排名知乎如下:
十大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注册会脊则计师、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一级建造师、特许金融分析师、中国精算师、执业医师、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人力资源管理师。
1、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简称CPA。注册会计师被认为是财会领域的第一黄金职业,薪酬待遇非常可观,但同样的考试难度也很高。在大中型企业招聘主管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职位,大多都需要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
2、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和公证法等的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轮芦律师执业和担任公证员等职业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3、一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是建设工程行业的一种执业资格,是担任大型工程樱桐棚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关键岗位的执业注册人员。
4、隐察特许金融分析师
特许金融分析师,被人民日报誉为金融投资界的MBA。CFA®资格证书被授予广泛的各个投资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等等。
5、中国凳携做精算师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两个层次:准精算师和精算师。准精算师考试内容为精算人员必须掌握的精算理论和技能,精算师考试要求以精算实务为主,涉及财务会计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险法规等。
6、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资格证是判断医师是否具有从医资质的最主要标准,没有获得执业师资格证的所谓“医师”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国家对执业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合法执业,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是越早越好。
7、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必备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
8、心理咨询师
随着国内对于心理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心理咨询行业枣衡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心理咨询活动。
9、一级注册建筑师
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考试采用滚动管理,共设《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建筑设计》9个科目,单科滚动周期为8年。
10、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知乎建筑学专业排名
我们从软科的建筑学专业排行来看,依次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咐轿天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与第四轮科学评估的排名有些许的区别,比如山东建筑大学的位次排名就要靠前很多。
除了上述出现在排行榜中的高校以外,另外建筑学专业比较好的高校有:
青岛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液慧、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福州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专科学校排名咋算的呀知乎 十大证书含金量排名知乎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