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大学介绍> 专科学校

临海地区专科学校排名表 潘姓的起源?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临海地区专科学校排名表 潘姓的起源?,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中国有哪些大学是人文气息浓厚,学术氛围自由的 - 百...

有以下几所:第一所,厦门大学;说起国内最美大学,厦门大学一定能算上一个;厦门大学临海而建,背靠青山 面朝大海 ,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厦门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国家“211、 985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由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1年,是中国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之一;厦门大学的建筑风格以闽南式与西式巧妙结合,非常的有特色,呈现出浪漫的氛围和人文之美;其中群贤楼、建南楼、芙蓉楼等早期建筑,已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厦大风景非常的优美,毗邻著名的南普陀寺,而校门之外就是碧蓝的大海,由于这里的景色太美了,因此又有“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的美誉。
第二所,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特别是在樱花绽放的时候,非常的美丽动人,每年的3月,吸引了很多人慕名来武汉大学观赏樱花;武汉大学的创建史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 清政府 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等时期,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武汉大学不仅有着美丽的樱花,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采,100多年历史底蕴的文化传播地,被中西合璧的建筑所包围,即典雅又壮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相结合,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有时间一定不要错过武汉大学的景色。
第三所, 苏州大学 ;很多朋友可能会想不到,苏州大学也在国内5大最美大学之列;那么我就跟大家好好分享下这所大学的最美之处;苏州大学坐落在历史名城苏州,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 东吴大学 ,它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苏州大学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这里人杰地灵,有钟楼、红楼、图书馆"孙堂"、方塔文星阁、科学馆"葛堂"、司马德体育馆等大量欧式风格建筑,这些建筑或欧洲古典式,或仿中世纪城堡式,或美国教堂式,典雅优美充满迷人的魅力。
第四所,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上海地区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学,办学历史也很悠久,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 复旦公学 ,是我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复旦大学内著名的校园景观有燕园、曦园,这两处校园园林绿树浓荫,溪流潺潺,花木绿植生机盎然;除了美丽的景观之外,复旦校门、相辉堂、复旦诗魂、校史馆等,都是十分吸引人的校园景观。
第五所,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广东省实力非常强悍的一所大学,1924年由 孙中山先生 创办,有着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家985、 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中山大学的美在于精致、典雅和历史感,低调、不张扬,内敛之下还透着一丝霸气;中山大学现在有四个校区,各个校区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景色秀丽,春天的中山大学还是观赏杜鹃的好地方; 其著名的校园景点有小礼堂、孙中山纪念铜像、黑石屋、惺亭、永芳堂等;初到中山大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书香味十足;而中山大学内的建筑也是一大特色,19世纪的红色洋楼建筑,古朴中显示出悠远,中西结合风格多样,非常的有特色

院校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 1954年,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2019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 11个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拥有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学生1100多人,成人本、专科学生6000多人。学校现设89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3个,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5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 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培养人才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1个上海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国际联合实验室; 2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2个上海市人文社科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4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1个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教师教育中心”落户学校,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全球影响力。学校主办或承办25种学术期刊,其中《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是全国三大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之一。,学校科研实力雄厚。 “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5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含子课题2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含3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含2项合作);各类省部级项目522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73项。,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优秀拔尖人才辈出。现有教职员工 2980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2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6人次,省部级人才327人次。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办学资源丰富。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153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两个中心图书馆藏书332.3万册;有10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和8个具有馆藏特色的自建数据库;馆藏古籍近12万册,善本古籍1350多种,于2009年被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在学校的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之一。,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是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学校与全球六大洲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法国等六个国家的7所高校合作举办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日本福山大学和非洲博茨瓦纳大学建有两所孔子学院。,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情系教育的理念,在 “厚德、博学、求是、笃行”校训的引领下,传承弘扬“师道永恒”的师大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大家。同时,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基础教育的一线,其中有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小学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他们以高尚的师德和卓然的成绩,不断拓展深化着师大教师教育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

考编选择地区有什么要考虑的?

考编 选择地区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和 语言环境 以及当地的饮食习惯。

考编是指通过考试获得行政或 事业单位编制 ,通俗来说就是考取 教师编制 或事业单位编制。其实,考编是获取有编制的工作的一种方式,本质也是找工作的过程。所以,在选择考编的岗位时,和我们找工作、考公务员是一样的,需要综合考虑薪资待遇、工作地区等条件。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考编要慎重考虑地区?

1、 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不同。 我们知道,考编“上岸”后的工作地点不一定会在我们从小生活的、熟悉的地方。当我们换一个地区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自身的适应能力。如果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法适应生活的环境,那就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比如水土不服,一个人到新的地方生活,对当地的水质和空气环境都要有一段时间让身体逐渐适应。

2、编制稳定。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可能会 在这个地区工作、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考上编制后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个人选择主动离开的话,我们将在考编“上岸”的地方生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比如有些乡镇的 事业编制 报考要求中会写明,至少要求有5年的服务期;教师编制也会要求有3年至5年的服务期,未满时间提前离开的话需要赔付一笔 违约金 。

所以,考编要慎重选择地区,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考虑:

1、 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考编,无论是教师编还是事业编,能够选择的地区大致分为县级以上和乡镇两大类,为了方便理解的话,也可以简单分为城市和乡村。总的来说,这两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较大区别的。 生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薪资水平会更高,生活显然也会更方便

(1)交通方式更多样,道路更宽阔、平整。上班时无论是骑行、坐公交、地铁、打车或是自己开车都可以,基本很少为出行发愁;(2)生活更便利,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和水果店在城市中分布是很密集的,购物相对方便很多;(3)娱乐设施更丰富,像电影院、KTV、游乐园等娱乐设施都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乡镇上的娱乐设施就相对较少;(4)教育和医疗水平更高,上学和看病是生活的“ 刚需 ”,如果需要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的生活,那这两个方面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城市固然生活便利,但是生活成本和压力也不小。每天的“早、晚高峰”代表着在上班途中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不短的。然而,不少乡镇的学校和事业单位是有单位食堂和宿舍的,也就代表着在食宿方面会节省很多的生活成本。而且像是乡镇,或是偏远山区,生活环境会更宜居一些。地区的山林草木的覆盖率更广,江河湖泊更多,可能就连空气中的 氧饱和度 都更高。 生活节奏也没有在城市中那么快,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

因此,考编选择地区的时候,我们最好 结合自身对生活条件的需求 来选择地区。

2、当地的气候和语言环境

如果我们要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肯定要 考虑生活环境的细节方面 ,比如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语言环境。一个地区是干燥还是多雨、冬天是干冷还是湿冷,人们是说普通话多还是当地方言比较多,其实对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关键的。

以广东省举例,广东一直是 流动人口 大省,每年都有很多的人满怀期待地前往广东工作,也有很多其他省份的朋友考编选择广东,然后在这里生活。广东临海,春天有“ 回南天 ”、夏季气温较高又多雨,多蚊虫,时有台风、秋季比较短,冬季较温暖,但是湿冷,基本不下雪。如果从小生活在其他省份的朋友,刚来到广东基本都要适应一段时间;如果是习惯了北方比较干燥的天气的话,就会觉得广东湿度太大,很不习惯。同时,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当地人习惯说 粤语 ,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粤语的朋友,基本都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或是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才能听懂,否则很有可能听不明白当地居民在表达什么。

台风天

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地区,那么我相信就算是其他省份,需要面对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因此,在我们考编选择地区时,还是要 提前了解该地区的气候和语言环境 ,再认真考虑自己能否接受和适应。

3、当地的饮食习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除了能填饱肚子外,也会是身体和心灵的享受。虽然现在街边的餐馆包罗万象,基本涵盖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但是生活在一个地方, 当地的饮食习惯是深入人心的 ,比如四川、重庆人民喜爱麻、辣的饮食,广东、福建人民饮食偏清淡,湖南、江西人民嗜好偏辣,上海、 江浙 人民饮食偏甜等等,这些饮食习惯是会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好比学校食堂和单位食堂,尽管也会准备其他菜品以满足各种口味的需求,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会偏向当地的饮食习惯。所以,在考虑考编地区的时候,当地的饮食口味、习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综合来看,考编选择地区最终还是要 考虑自己愿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能适应该地区的各个方面 。如果考虑后觉得自己可以接受和适应,那么就朝着自己的选择努力吧!

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哪个更好

给你做个参考吧,我觉得选江苏大学好,但这是你自己人生的重要一步棋,自己作选择,并且相信你自己!!!!
江苏大学学校概况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28日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座落在江南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占地面积近3000亩。

原江苏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理工特色明显,综合实力居国内高校“百强”之列;原镇江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一所充满生机的新兴医学本科院校;原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文理实力较强,是“精品式”的示范性专科学校。

江苏大学学科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大门类。学校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冶金学院、应用科学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京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学院。学校有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权点,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有68个本科专业。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410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2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700余人。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320人,博士研究生380人,硕士研究生2284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先后实行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辅修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技能培养考核制、有利于尖子学生脱颖而出的优生优培制、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硕士研究生保送制等等。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统考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学校既高度重视基础性、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又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近几年学校承接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技术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重点科研项目等高层次纵向科研课题;同时也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产业化项目和厂矿企业委托的技术攻关项目等高层次横向科研课题。学校有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校跻身“中国专利江苏十强院所”。

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镇江主节点,已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学校图书馆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和丰富的数字化文献资源,馆藏文献总量2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有数千种;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全国一流,学校的7家附属医院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联系,与美国威斯康星—密尔瓦基大学、日本三重大学、俄罗斯国立顿河技术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巴西巴拉那州立联邦大学等学校签定了长期合作协议。学校受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亚太经社委的委托,先后为34个国家培训了一大批高级农机管理和技术人才,学校长年担负德国、韩国、日本等多国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学校与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共同创办的“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成为中、日、泰九所高校师生一年一度的科技交流盛会。

承百年传统,创一流大学。江苏大学正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教结合、科技与人文交融、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并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研究教学型、高水平、开放式的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扬州大学简介
扬州大学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原国家教委)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1992年5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省属院校合并组建而成。
扬州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8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69个科学研究机构,39个教学实验中心(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藏书28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亿多元。学校拥有1个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4个省级教育培训基地以及实验工厂、实验农牧场、实验菜馆、实验食品厂、动物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等一批教学、科研和实习基地,并有四所设备完善的临床医学院。学校主办的《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然科学版”、“高教研究版”“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以及《江苏临床医学杂志》、《扬州大学烹饪学报》等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校园计算机网络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联通,在校内设立了中国图书检索一级站。
扬州大学十分注重联系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开展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700多项,其中“863"、“973”、“九五”攻关等国家级项目65项、部省级项目144项,全校年科研经费2800多万元。“九五”以来,学校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共有26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非常重视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与响水等地建立的“产学研联合体”,在深入农村推进“农科教三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高度赞扬。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为扬州大学新组建的14个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两个系,8个二级学科;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实验动物)3个本科专业和畜牧兽医、淡水渔业2个专科专业;有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2个博士点;有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6个硕士点30余个研究方向;有预防兽医学、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禽病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等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其中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学科被教育部、国家科委(现为国家科技部)联合表彰为"全国高校科技先进集体"。设有农业部畜禽传染病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组建了江苏省生物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兽医药理与毒理实验室被农业部确定为4个全国新兽药特殊毒性试验单位之一。学院重视科研工作,近年来有80余项成果分获国家、部、省、厅级奖励,其中:58项成果分别获国家、部省级大奖。现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业部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110余项,在研项目总经费1500余万元。特别是在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协调发展,附设动物医院、动物药品厂、预混合饲料厂、蜂产品实验厂、种禽场、江苏省实验动物种子供应站、畜禽生物制剂研究开发中心和和江苏省转基因动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基地。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符合GMP级标准的生物制品中试车间。研制的小鹅瘟疫苗、马立克氏病II价苗已获得农业部新兽药证书,并有多项成果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扬州大学农学院前身为江苏农学院,学院设有农学、植物保护、园艺、食品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等5个系科,涉及4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其中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研究与开发机构18个;有博士点、硕士点11个;有江苏省成教特色专业1个。学院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和中国银杏研究会的挂靠单位。学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主动适应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推广等方面的显著成绩,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在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植物生理、植物保护、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培育出水稻新品种6个、玉米新品种4个、大麦新品种4个、蔬菜新品种21个、果树新品种2个,研制复配农药新品种28个,创立江苏粮经饲多元结构种植模式与轻型耕作栽培技术、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调控、水稻源库调控、水稻节水栽培、水稻抛秧、小麦产量生理调控、稻田套播麦、偏迟熟水稻北移、玉米乳苗栽培等100余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面积生产发展的重要成果。先后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国家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6项),省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10余项(其中省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0余项)。目前,该院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863”高技术、“948”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国家农业跨越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多项,省(部)级项目50多项。在作物遗传工程、高新技术育种、精确农业新技术、作物优质调控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又获得重要新进展。
学院办学始终能坚持联系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切实为农业发展服务。学院先后与响水、高邮两个县(市)结成对子,实行产学联合,共同进行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在响水县的老舍、六套地区和高邮市的司徒乡建成了相对稳定的科技推广校外基地。在这两个基地上,学院先后与当地共同承担并圆满完成了江苏省第一、二、三期农业资源开发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期的开发工作。学院在形成响水、高邮两个重点基地的基础上,并加强了苏中、苏南地区基地的建设。以科技项目的开发与推广为纽带,与锡山、昆山、东台、泰州、灌云、灌南、洪泽、涟水等广大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推广工作,与日本最大农药企业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姜堰明珠米厂、扬子江制药厂、高邮红太阳集团、泰州红旗良种场、盐城麦芽厂、临海农场、大中农场、方强农场等30多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办学效益,为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农业面貌得到了改造,农业大幅度增产,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响水基地为例,根据第三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期结束时统计,实验区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农民收入比开发前分别增长189.5%、71.3%和393.6%。实验区连续荣获江苏省一、二、三期农业科技开发一等奖,被中央和省、市多家新闻单位报道,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其他信息:

1上海师范大学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市重点建设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34个研究机构。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54年 公立 综合 上海市人民政府2上海师范大学师哥师姐说 1、上师大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师范特色的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著名综合性高等学府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环境优美,滨江临海,已成为上海市和区域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向着“国内先进,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2、英语(师范)专业是很不错的专业~学校会安排实习的~一般在南洋模范等市重点高中而且上师大的师范专业在上海的口碑很好,大多都是上海小姑娘,不像华师大,外省市师范生比较多 3、师范类还分类只要业余时间考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认证,就可以有资格当老师上师大的物理和化学专业应该属于生环学院吧,还不错,挺大的一个学院以后就业就看自己的努力了,其实现在学校对就业的影响不大,关键看能不能有真才实学 4、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管理这两个专业都是法政学院的,人力资源专业非常不错,很热门,就业很好!所以还开设了第二专业(辅修双学位),报名也非常火爆,我读的是公共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出来也基本是去做人力资源的,现在蛮后悔的,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人力资源专业,在找工作的时候肯定有优势的 5、我就是上师大的,音乐学院的学校管理挺严格,但又有很多的活动,挺不错的在奉贤校区虽然在郊区,但学校学习氛围很好徐汇校区在市中心,购物很方便 6、我刚毕业,奉贤的宿舍还是不错的,一般都是4人一间配卫生间和洗漱池,不过男生洗澡都是去紫藤苑那里的浴室,房间一般都是朝南的,有个别学院男生宿舍有朝北房间,有衣柜和书桌抽屉都齐全,可以带电脑,除非有特别规定 7、上师大有全上海排前三的图书馆资源,有一批不错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带头人上师大中文系不错,另外,上师大的心理学和艺术系是不错,广告专业在全国现在都比较有名上师大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至于说什么民工:男生:女生=40:13:1,这人真是无知到极点了 8、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就业率还是蛮可观的,特别是现在教师缺乏的年代(如果你是男的,那应该更吃香,现在学前教育的老师大多是女的),作为一个本身就不差的学校中评价较好的,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9、上海师大的录取分数和复旦的还是有差距的,毕竟复旦是一本一流大学,上海师大是二本一流,一般来说分数差在40到50分但是由于上海师大的文科很好,所以上海师大文科的一些一本专业分数线会比较高,其他文科专业的分数较本校的理科平均大约高出15分左右 10、上海师范大学本身很不错,在非部属师范院校中排名很高,现在就业的趋势是学校大于专业,上海临近沪宁杭,就业机会很多,非师范专业会比内陆普通二本院校要好 11、校舍条件没有那个学院能够比得上商学院的条件了上床下桌、独卫生、24小时热水、不好意思就是木有空调前两年都是在奉贤校区的之后都在徐汇就业还不错经济学(中法合作)专业很多都出国的有法语授课3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排名 上海师范大学历年排名表

年度 全国排名 省内排名 分类 分类排名 总分

2016 136 10 师范 16 62.58 2015 136 10 师范 16 62.55 2014 127 10 师范 13 62.79 2013 116 9 师范 12 61.53 2012 119 9 师范 12 3.35

潘姓的起源?

潘姓起源及简介
潘姓起源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毕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毕,建立毕国。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潘国人就有用国名作为姓氏的,从此改姓潘。

出自芈[mǐ]姓,是春秋时楚国公族的后代。见于家传者始祖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师。《通志氏族略三》:“潘氏,芈姓,楚之公族,以字为氏。潘崇之先,未详其始,或言毕公高之子季孙食采于潘,谬矣。潘岳家风诗自可见。晋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汉有潘瑾,后汉有潘勉。”

出自北方鲜卑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拔略罗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潘”氏。

清康熙年间,台湾高山族相继归顺,被赐姓潘。分别发源于南方和北方的两支潘氏,姓源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同,但认真推溯起来,根本都是黄帝轩辕氏的后代。因为,周文王固然是黄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国所出的芈姓则是传自黄帝之孙颛顼。在血统方面实际上同出一源,没有太大的分别。

潘姓郡望堂号 堂号

黄门堂:西晋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故以其黄门侍郎之职称为堂号,又因其为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也称为荥阳堂。

郡望

广宗郡:东汉永元五年(93年)置县,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名宗城。十六国后赵为建兴郡治;北魏为广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广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鲜卑破多罗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潘威。

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汉献帝时尚书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豫章郡:楚汉之际始置郡。此支潘氏为潘崇之后。

潘姓家乘谱牒 暂无! 潘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发展,唐代扩展到河北、陕西等地。第一次进入广东是在西晋年间,后又发展到湖北、江苏、浙江。第一次进入福建是在唐代(现福建省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涂楼自然村,全村共有100余口人,均为姓潘),后又迁居广东、云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间,潘姓第一次移居台湾。由于《史记》载有潘崇的事迹,故潘氏大多以潘崇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为楚大夫;孙子潘党,继为大夫。 潘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潘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潘大临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潘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潘翼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潘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潘世忠(1889--1930)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潘德明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潘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天寿(1897--1971)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暂无! 潘

上海师范大学怎么样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临海地区专科学校排名表 潘姓的起源?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