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考资讯 > 院校招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推进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211
教育部
本科
语言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推进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北京外国语大学推进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为积极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内外高校、*部门、行业产业、国际学术机构,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成立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明确重点建设任务。中心坚持“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努力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述”。制定了“1126”建设规划,即组建一个协同创新体—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一项战略计划—中国文化“走出去”长城计划,构建两大体系—中国文化“走出去”人才培养体系和中国文化与汉语国际传播组织体系,重点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智库营建工程,多语种、复合型学科集群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研究创新工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建设工程,中国文化“走出去”人才数据库建设工程,中国文化与学术精品推广工程等六项文化“走出去”工程。通过各项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努力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智库、学术重镇和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之一。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学校“创新特区”。中心按照开放性与实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与各协同单位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建立强强联合的创新体,构建流动、开放、协同的组织管理新模式。设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成立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坚持“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原则,按照全职与非全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6支学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团队,建立以重大项目为纽带、灵活机动的人员聘用制度,探索实现骨干人员“双向聘用、责权利统一”的新机制。设置特聘专家岗,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面向海内外选拔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业内知名人士。在中心人员待遇方面,按照基本薪酬、任务经费和绩效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资源汇聚与共享。目前,中心已投入建设经费3135万元,主要用于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平台搭建和办公环境改善等。有效整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国家战略亟需非通用语高端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系列创新平台,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和推广组织体系。以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学科为支撑,积极培育海外中国学、公共外交等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构筑了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多语种、复合型学科集群。以协同高校、*部门、学术组织和国际领域的多方创新力量为基础,不断吸纳*、学界和民间多方智力的积极参与。通过广泛汇聚各方资源,搭建以语言文化和学术创新为支撑的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向世界。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确保中心建设实效。中心培育建设期间,顺利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一期建设任务,研发了4个数据子库,涉及76个语种;成功获批10余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中国文化“走出去”主题系列图书150余种;成为国务院系统“对外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特邀参与单位,向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单位提交了多份咨询报告,得到了*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启动了“中华学术文库”(英文丛书);在国外发行多期《中国哲学前沿》等外文杂志;在罗马大学、马来亚大学、澳门大学设立首批3个海外中国文化研究长城中心;牵头在香港注册成立“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在澳门注册成立“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聘任多位外国专家担任长城讲席教授。此外,中心还成功举办“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国际研讨会”等系列长城论坛,开展东盟“10+3”国外外交官培训等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推进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北京外国语大学推进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10536.html

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推进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