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冷热”就业“酸甜”其实没关联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专业“冷热”就业“酸甜”其实没关联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从制度设计上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次各类(阶段)设置两个顺序院校志愿。这意味着,在不填报提前批次录取院校的情况下将志愿表填全,本科一批要填报18所院校,共计108个专业;如果包含本科二批,总计就需要填报162个专业。专业选择机会增加近一倍,如何选报专业也成了家长和考生“最幸福的烦恼”。新报记者走访了大学招生和就业方面的专家以及往届考生,请他们介绍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稿件统筹 邓晶龙 周白石

  这些天,刘女士最为头疼的事就是孩子报志愿,听过无数次志愿专题讲座的她甚至有一种越听越糊涂的感觉。她还打算去几所学校看看,“各种宣讲已经听了很多,但‘眼见为实’,我得亲自去学校看看。”而刘女士的孩子却轻松得多,“专业的事,大人们比我们考虑得周全,要填100多个专业,想个个都了解不太可能。我肯定是充分考虑家长的意见,再从中选择最感兴趣的。”持类似观点的家长与考生,记者碰到了好几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捧着《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录取统计资料(2010-2012)》、《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计划》两本书,而且书中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标记……

  现象

  专业“红黑榜”频发

  考生关注就业前景

  2013年高考一结束,清华—人人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就发布了首届“人人指数”。该报告显示,高考报考志愿的专业选择上,经济管理类专业成为报考热度最高的专业类别,金融、经贸、工商管理类专业最热。同时发布的行业薪酬排行榜上,从事会计、金融、银行、保险行业的近5年内毕业生,其平均起薪最高,年薪为7.158万元。有专家指出,最受欢迎专业与薪酬排行最高行业吻合,说明职业前景是考生报考时最关心的因素。

  记者问起多位家长,帮孩子选择专业最主要看什么,他们说,关键看就业情况和职业前景。少数家长会谈到孩子兴趣,专业的硕士、博士点设置等其他因素。

  另一项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动画、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专业,成为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

  近期此类调查报告频频出炉,极对考生和家长的“胃口”。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成员、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金蕾莅博士分析认为。选择专业一种是“择己所长”,一种是“择世所需”,有些考生并没有形成对某一领域的兴趣或专长。那么根据未来市场的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也符合人才市场供需的规律。

  问题1 报热门专业 就业一定好?

  人力经理支招

  不妨请教业内人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人人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高考报考热度排行”显示,文科生最想报考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其他依次为设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法学类。

  这个排名显示了考生在报考时仍然存在着与现实情况的明显偏差。一个本市高校新闻传播系的教师向记者透露,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恰恰并不乐观,拿本市来说,大多院校都已开设了新闻系,有些更细化为:广播电视新闻系、体育新闻系、国际新闻系等。此外,三本院校也都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但本市目前的媒体单位无法满足每年数千名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因此,学习新闻而去报考公务员、入职企业、选择转专业深造的学生远远多于供职于媒体的学生,能够成为职业新闻人的人在近几届新闻毕业生中少之又少。记者了解到,英语专业、法学专业也与新闻专业的情况类似。

  同样保持着报考的热度却在就业中频频遇冷的还有不少管理类专业。像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三大管理类专业几乎每所学校都拥有,越来越多的院校还设置了旅游管理、会展管理等专业。此类专业在不少院校都是匆匆上马,教学质量欠佳,毕业生质量良莠不齐,让这些专业的口碑也受到很大影响。

  滨海新区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许先生告诉记者,他接触过不少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入职就恨不得马上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能”,实际上眼高手低,完全达不到企业标准。许经理表示,在“最难就业季”的当下,即便学习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也应做好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的准备。在他眼中,了解一个专业前景是否乐观,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业内人请教请教,因为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一个行业的具体情况、苦乐酸甜。有的时候一个行业可能看起来薪酬不错,但同样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承担巨大的压力,这些方面也应该让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们了解。

  还有专家提醒考生,部分行业薪酬水平较高,也并不意味着学习此类专业就能够进入这个行业。由于此类人才需求远远小于毕业生的“供给”,只有足够优秀,才有希望迈入门槛。

  问题2 对冷门专业 应避之大吉?

  “过来人”讲述 特色“小”专业 也有好前景

  工作一年多的赵进(化名)高考时对专业方面并未做过多考虑,最终,他被本市一所工科院校顺利录取,又被调剂到了一个陌生专业。入校后他得知,自己被调剂的专业属于学校特色专业,但是由于开设学校少,不被大家所熟知,属于报考冷门。后来,赵进两次考研失利后终于下决心找工作,由于毕业已半年多却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他也做好了“受打击”的准备。一天,他在上网搜索专业相关岗位时发现滨海新区一家科研单位招聘实验员,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送了简历,没想到转天就被通知面试,面试简短谈了谈相关情况后,就被告知录取,并且给予了不错的待遇,顺利得出乎他意料。最后他得知,由于自己学的专业开设学校少,单位想要在社会上招聘专业对口实验员非常难,当时的招聘广告挂了一个多月,他是唯一专业符合要求的应聘者。

  结合自己经历,赵进说当年报考志愿有过冷门热门的考虑,认为热门专业好就业,冷门会困难点。现在来看,自己学的专业虽然是报考冷门,但正是由于开设同类专业的院校少,降低了求职竞争压力。专业冷出路并不冷,他和大学同学再聊这些问题时,大家都很认同这一点。赵进也想提醒考生,大学志愿填报一味逐“热”大可不必,各大学相应特色专业、小专业也有意想不到的好。

  问题3 选定了专业 就锁定一生?

  各方均认为 就业未必“对口” 重新选择机会多

  回忆起大学第二次专业选择,天津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2003级学生吴薇非常庆幸。由于天津师范大学开放的辅修制度,吴薇从大二起就辅修了心理学,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最终拿到了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双学位。毕业后,凭借两个不同学科的背景,吴薇被一家地产企业录取,毕业六年后,吴薇已经成为某地产企业的人力行政部负责人。而她那届旅游管理系的同学,大多数也并未继续从事旅游行业。吴薇的丈夫、她的同班同学刘楠虽然大二起选择了“国际导游”的专业方向,毕业后却凭借出色的口语能力和综合能力,入职跨国企业正大集团。

  中国科技大学天津招生组教师金嗣炤告诉记者,实际上像中国科技大学等一些知名院校都会给予考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尽可能让优秀学子能够在心仪的专业中学习提高。如今填报的专业既不会锁定考生一生,也不会与就业方向永远相关。记者了解到,还有部分学校则通过“实验班”等设置,让考生可以在大一享受学科大类内部的通识性教育,再在大二决定未来学习的专业方向,这也使考生在进一步了解自己兴趣、专长的基础上,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此外,和吴薇的经历类似,多数院校设置了“双学位”的培养机制。只要学生肯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承担两个专业的学习,最终就有可能成为“双学士”,为自己未来的道路增加砝码。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金学思 彭未风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专业“冷热”就业“酸甜”其实没关联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