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考资讯 > 报考指南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五个误区 家长最好别包办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五个误区 家长最好别包办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五个误区 家长最好别包办

简要内容: 大多数考生填报 高考 志愿的机会只有一次,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家长替代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因其危害性和普遍性,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专业,而不要盲目跟风。

大多数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机会只有一次,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在高校招生工作中,作者看到一部分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或盲目从众或脱离实际,陷入种种误区,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很好的建议。

误区一:脱离实际,家长包办

高考考生的绝大部分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17至18岁的学生居多。虽然现在有不少孩子成熟早、独立意识强,但由家长代替、包办选择高考志愿的现象却非常普遍。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家长作风的沿袭,家长认为高考志愿这样的大事必须要由“大人”作出决断;另一方面,他们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的发展,听不进甚至不听孩子的意见,全凭自己对专业的感觉和职业的好恶来选择孩子的志愿。

家长包办的弊端,姑且不说由于个人认识的不全面而可能造成志愿填报的重大失误,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孩子作为高考这一行为主体的作用,很可能使孩子的兴趣与志愿背离。

家长替代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因其危害性和普遍性,应该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毕竟高考是孩子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负责帮助收集信息和提供意见,最后的选择应由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决定。

误区二:盲目从众,名校情结

听什么热就追捧什么,看什么好就报什么,全然不顾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条件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的学习,这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盲目从众型的典型特点。其结果,一是形成志愿填报的“扎堆”现象,减少录取的几率;二是即使上了大学,也由于所学专业距离自己本身的从业指向甚至爱好相差甚远,从而追悔不及。

盲目从众型是缺乏主观能动性、被环境所左右的又一种表现。填报高考志愿是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完全由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所掌握的信息作出最佳选择。可以想象,就读热门专业、上重点高校是成千上万名考生的梦想,除非有绝对的实力可以保证自己被录取,不然要和众多的考生去竞争,无疑会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对于大多数处于中间位置的考生来说,避开热门专业,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反而会增加录取的机会。

不可否认,名牌大学无论在办学“硬件”上还是在办学“软件”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名牌大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又有能力考上,应该鼓励考生去追求。然而,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挤进名牌大学,而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能考进名牌大学当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不考虑专业因素,则是极不明智的。毕竟考进大学不是为了听到别人的几句恭维话,而是要为将来从事某项职业作准备。因此,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使自己既有兴趣又学有所长,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三:受世俗偏见的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农、林、地、矿、油”等类院校和专业缺乏全面认识,存在某些偏见,使考生不愿意报考这类院校。比如,有很多人认为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就是学种地的,但实际上现在农业大学的许多专业与农业根本不相干,比如机械设计等就是纯粹的工科专业。

也因为存在偏见,尽管国家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类院校的考生实行加分优惠政策,进入学校学习后还有专业奖学金等照顾政策,但报考农林类院校和专业的人数远不如其他所谓热门院校和专业多。

其实,在专业的选择上,也有一个“做人”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在考虑个人得失的同时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何况这里面还有一个人们常说的“鸡头凤尾”的问题---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报考冷门专业岂不比报考热门专业更能抢占先机。因此,选择一所学校的特色、“王牌”专业,而不是盲目地追捧热门,才是四年之后的就业“通行证”。

误区四:热门专业倾向

许多考生和家长特别重视专业的“前景”,所以热门和冷门专业也应运而生。其实专业本身无“冷”、“热”之分,高校的任何专业都是为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有的是长线专业,比如基础学科类;有的属短线专业,比如应用学科类。

一般来说,社会对长线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因此长线专业更具有生命力。但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数量也是不断变化的,甚至在一定阶段对某方面的人才形成强烈需求。

所谓专业的“热”与“冷”,正是由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所决定的。因此,专业的“热”与“冷”,在不同的时期是可以转换的。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选择自己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专业,而不要盲目跟风。

误区五:有钱才能上大学

高校招生并轨后,学生家长承担的教育费用的确有明显的增加,部分家庭感到难以承受。由此,有的家长不希望孩子报考外地或大城市的学校以节省开支,有的甚至打算放弃升学的机会;有的考生迫于经济压力,扭曲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志向,以收费低廉为标准,屈就自己报考不中意的学校。

实际上,经济困难的学生同样能上大学,成绩优秀的考生同样可以上重点高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完善,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完成学业。

许多高校非常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关心、多元化资助、分层次实施、保重点对象”的工作格局。同时,运用“贷、奖、借、勤、助、补”等丰富、多样化的资助手段,不仅保证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而且帮助他们安心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五个误区 家长最好别包办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五个误区 家长最好别包办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19559.html

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五个误区 家长最好别包办”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