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谨防选项概括上的错误
关注传主的主要生平事迹。谨防理解上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确。
如湖北卷文言文阅读第11题A项:“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原文是:“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意思是:“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几乎不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候他来。王济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几句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从不看望叔父”的说法过于绝对,属于以偏概全。
做题时,我们要谨防选项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别替代一般,警惕选项中出现的“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之类的字眼。
2.谨防选项内容上的错误
关注传记中的人物和事件,谨防人物与事件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事件无中生有。
如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6题B项:“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其中“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无中生有,原文根本没有提及这件事情,从原文“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这句推断,梁熙从政半年就被调往朝廷内可以推断,应该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才会有这么快的升迁。
做题时,我们要抓住文中“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选项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并且,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空的词语,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理清错位的时空或杂糅的事件。最后,还要注意选项是不是把没有的事情说成事实。
3.谨防选项逻辑上的错误
关注传主与其他人物或事件之间的关系,谨防题干将传主与其他人物或事件之间强加关系或因果关系不明。
如安徽卷文言文阅读第6题B项:“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原文是:“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从这里可以看出,“外来商人感激涕零”的原因是“松江的奸民拿了外来商人的货物,欠下钱却不还。许曾裕到任后,惩处了几个特别狡黠的人”,而不是“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
做题时,我们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与原文中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因果关系是否恰当。
4.谨防选项翻译上的错误
关注文言现象。对传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题干信息的错误或误译。
如新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第6题D项:“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钟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原文是“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钟化民赍帑金振之。”应翻译为: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由此可见,题项中将“赍帑金”翻译为“筹措钱款”不准确。
做题时,我们要注意在原文中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提取与选项信息相关的关键词语,找出表述不准的地方。
5.谨防选项审题上的错误
关注题干。明确题干考查的信息重点,严防与题干要求无关的信息进入答案或不恰当的推断混入答案。
如浙江卷文言文阅读第18题: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
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其中B项虽然也存在文意理解上的错误,不是“乡人都不喜欢他”,而是“皆贺之”,都赞美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该题的题干是“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项很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所以,可以直接判错。
做题时,我们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谨防文不对题的错误。
尽管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判断类题目隐蔽性和迷惑性较强,但只要我们做到五关注,五谨防,还是可以轻松应对这类题目的。
【学以致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烈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参考答案】
A.“谨遵职业操守”于文无据;“直言不讳”错,于休烈是比较委婉地回答了肃宗的问题。
天天高考网小编推荐: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备考:5个文言文阅读陷阱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