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介绍 > 大学排名

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号码及短信方...,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

一、2021年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查询方式

福建2021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eeafj.cn/),等到2021年福建高考成绩查询入口开放,大家点击进去,按照要求即可查询,由于时间比较提前,大家可以把网址收藏起来,到时候直接点击就能查询成绩了。

2021年福建高考成绩查询方式

等到成绩查询入口开放,点开“高考高招”,左侧导航栏就有“高考成绩查询”,点开输入考生信息即可查询。

怎么查询高考位次?


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

查高考位次排名:

工具/原料:高考成绩、大学

1、假如我的高考成绩是562分,高考位次是4500,这个可以直接查询测算得知。

2、假如A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3000-9000,那么我的位次处于A大学的位次区间的中部,A大学可以作为我相对稳妥的院校填报。

3、假如B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1000-5000,那么我的位次处于B大学的位次区间的下部,B大学大学的录取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可以作为冲一冲的院校填报,

4、假如c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4000-10000,那么考我的位次处于C大学的位次区间的上部,C大学可以作为保底院校。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号码及短信方...


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

考研院校为什么不公布考研学生的排名?这样对学生来...


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

在录取之前,有些院校会公布初试排名有些不会公布初试排名,但是在录取之后一般都会公布录取的初试分数和录取的复试分数,这样来保证公平性。

录取之前部分院校不公布排名,部分院校公布排名,有些则在你查初试分的时候告诉你自己的排名。比如西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就会公布进入复试名单这样间接的公布了初试成绩的排名,重庆大学土木学院没有直接公布初试排名而是采用区间分布的形式来告诉你初试大概的排名。

考研注意事项:

1、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难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题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问题,放可举手询问。

2、迟到15分钟的不允许入场。考试30分钟后,才方可准交卷出场。

3、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吸烟。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等。

4、考生不得交头接耳,不准偷看、抄袭、夹带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答题内容,不准接传答案或者交换答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关于大学排名,,高分拜求

1.美国
2.泰晤示报
3.大陆
4.香港
==============================
美国:
全部排名都是基于两个支点

首先,排名所采用的量化标准是由教育专家提出的、认为能够反映学术质量的可靠指标。

其次,排名是在客观公正地评判教育中涉及到的各因素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当然,在选校的过程中,排名只能作为部分参考,研究某个学校的无形价值并琢磨透自身的真实需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对美国高中生所作的粗略调查表明,他们只是利用排名挑选出一些合适的大学的名单,而不是将它用于作最后的决定,这种做法倒很高明。本排名分三个步骤进行。

1.首先对各大学按教学任务和所在的地区进行分类。

2.然后按反映学术水平的总共16项指标搜集每个学校的信息,并按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大小对各个因素给予适当的考虑。

3.最后,根据综合评分对每个类别中的大天天行排名。数据的主要来源是美国的各个大学,U.S.NEWS也作了许多工作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脚注指明非本年度的调查数据。所采用的院校分类标准在1994年卡耐基教育进步基金会(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根据教学任务对院校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

228所"全国性大学(national universities)"包括全部的本科专业及硕士与博士学位项目,强*授的研究工作。162所"全国性文科院校(national liberal arts colleges)"几乎是专门针对本科教育,授予的全部学位中至少有百分之四十是在文科。今年,为了更好地为对这种学校感兴趣的学生服务,我们将排名由40名增至50名。505所"地区性大学(regional universities)"包括全部的本科项目及某些硕士项目,但几乎不含博士项目。428所"地区文科院校"与国立大学一样,重点是本科教育。但是它们一般没有国立大学那样挑剔,在文科类学科授予的学位还不足全部学位的百分之四十。

对地区大学根据所在的地区进一步细分为北部、南部、中西部和西部大学。用以记录学术质量的指标可分为七类:学术声誉、生源保留情况、教授资源、新生素质、经费来源、毕业生捐赠情况以及(对于国立大学和文科院校而言)"毕业率表现",即应毕业学生比例与实际毕业学生比例之间的差距。这些指标包括了"输入"标准和成果标准,前者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学生、教员及其经费情况,后者显示了学院教学工作的状况。

学术声誉

很明显如果一个毕业生从一所出名的大学取得了学位,就很容易找到好工作或者被录取到顶级研究生项目。

声誉调查也将最优秀的教授算作一个学校的无形价值,如教授在教学方面的贡献等。学校声誉是通过对同一类别的院校的校长、教务长和招生主管的调查确定的。每一个学校都要对其他同等学校的学术项目从1分(较差)到5(优秀)分进行打分,对于没有掌握足够的学校信息而无法做出公正评价的,则要求标记"不知道"。

生源保留情况

新生第二年返校的比例及最终毕业的比例越高,这所学校为学生取得成功所能提供的课程与服务就可能会越好。这个标准由两部分构成:六年毕业率(占分数的80%)和新生保留率(占分数的20%)。毕业率是指一个毕业班中在等于或少于六年的时间里取得学位的学生的平均比例,考察的班级是在1990至1993年间入学的。新生保留率是指在1995至1998年间入学的
新生第二年秋季返校的平均比例。

教授资源

研究表明,学生对所接触到的教授越满意,学得就越多,也越有可能毕业。我们使用1999-2000学年的六个因素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情况。班级大小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代表学生人数少于20人的班级的比例(占教授资源评分的30%),另一部分代表学生人数等于或多于50人的班级的比例(占该分数的10%)。教授薪金(35%)则是根据不同地区生活费用的差异作了相应调整(使用Runzheimer International的指数)之后的1998-99及1999-2000学年的教授平均工资水平加上福利。同时考察在本学科领域拥有最高学位的教授的比例(占评分的15%)、学生-教授比率(5%)以及专职教授的比例(5%)。

新生素质

一个学校的学术气氛部分地是由学生的能力与欲望决定的。因此,评分考虑了入学新生的SAT或ACT考试的分数(占该评分因素的40%);录取的新生中毕业自全国性教育机构的前百分之十的班级的学生及毕业自地区性学校的前百分之二十五的班级的学生的比例(占评分的35%);录取率,或录取学生数与申请人数的比率;入学率,或实际入学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率(10%)。数据取自1999年秋季入学的班级。

经费来源

如果一个大学的生均支出费用很大,则表示它能够提供各种项目与服务。这里衡量的是1998和1999财政年度用于教学、科研、学生服务及相关的教育支出的生均经费。

毕业率表现

使用这一"增值"指标是为了衡量对教育支出和学生智力因素进行调节之后大学的项目和政策对学生毕业率的影响。考察的是1993年入学的班级的实际六年毕业率与预测比率之间的差距。预测比率考虑了这些学生作为新生入学时所参加的标准化考试的分数,以及学校在学生身上的支出。如果实际的毕业率高于预测比率,该校的成果就在提高。

毕业生捐赠情况

1998和199*年捐赠给学校物品的毕业生的比例间接地反映出校友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为了得到一个学校的排名,首先计算出该校标准分的加权总分。最后的分数是经重新调整过的:加权分数最高的学校被定为100分,其他学校的加权分被换算成占最高分的多大比例。每个学校的最终得分取与实际得分最接近的整数,并按降序排列。

按时下的需求来说,商科与工程学项目的排名则有些过时。对这些学校的排名在一个关键性的方面与上述排名方法不同--它们仅仅是根据从项目主管和高级教授那里采集来的可信性数据评定的。而且,参加评估的只是那些通过了认证的项目。有338所学校提供商科的本科项目。工程学项目被分为最高学位为博士的学校和最高学位为学士或硕士的学校这样两组,每组单独排名。前一组里有181所学校,后一组中有137所。通过对各学科专业最好的项目的调查,出现了五个提及率最高的项目。

对于研究生院而言,每一年,U.S. News都要重新评价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的课程。这五类研究生院排名基于两种数据,一种是专家关于课程质量的意见,另一种则是描述学校师资、科研和学生入学与离校表现的统计指标。这两种数据是U.S. News基于2000年秋季对1000多项课程和12000多家学术研究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调查得出的。

今年上述五类学院在排定座次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完全相同,有共性也有差异。普遍考虑的因素有学校声誉、学生入学分数、总排名和专业排名。另外,商学院、法学院的排名还依据毕业生的就业率及起薪状况;法学、医学、工程、教育学院还依据教师学生人数比;医学、工程、教育学院还依据其科研活动。往年的教育学院排名并无研究类版本,此次推出的研究类教育学院的排名体现了U.S. News对教育的更多关注和在教育学院排名方法论上的改进。
那么今年推出了新的排名,前几年的排名还有效吗?关于这个问题,U.S. News是这样回答的。

"前些年的排名包含了有效的因素,却不应拿来与今年的数据分析相比较。对于商、法、医、工程、教育五类学院,我们一如既往地改善数据处理程序以排除错误;我们每年都要回顾以往的统计调查以修正我们的问卷,从而使结果更趋近于学校的真实情况。

应该提及的是,基于同等学术声誉的排名每年的变化是很微小的,因此3-4年前的这类排名仍然有效。而且,同等学术声誉的调查对于选校自然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派特森学院与美国派特森学院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和美国上爱荷华大学合作,成立了上述两所大学加拿大分校.

提供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课程.原校录取通知书,原校毕业文凭,原校成绩单,原校教材和美国原校师资.学位证书或中国,美国及加拿大*认可。

==============================
泰晤示报:
最早的英国大学排名是由《*》�The Times在1992年发布的。随后多家报纸也分别发布了自己的英国大学排名。到目前为止,有下列报纸发布过各类英国大学排名:

《*》�The Times

《金融时报》�The Finacial Times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卫报》�Guardian

其中,《*》的英国大学排名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完备的数据被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所接受。从1992年到2002年,英国大学排名不断更新、完善,各类指标层出不穷,90所以上的大学分别被列入各类排名。在这里需要知道的是,有些大学如Open University�Buckingham University一类远程高等教育大学,以及私立大学是不被列入排名的。Times的排名也不列入Cranfiel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Lincoln这类以硕士生为主的大学。

排名也有很多种,最普遍的就是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也很容易区别他们的不同:综合排名就是看某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从学校的教学质量、毕业生比例、研究水平、到各类硬件设施无所不及。专业排名则是某学校该专业在英国各个大学之间的实力评估。要注意的是,MBA专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往往不被列入专业排名而被各大报纸单独进行研究,所使用的评估标准也和普通的专业排名不同。

排名的数据从哪里来

一般情况下,各大报纸不做直接的数据研究,而是由英国官方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原始数据,报纸再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加工,综合一系列数据指标而得出排名。有些报纸则建立了自己特殊的评估标准,例如《卫报》。研究数据的获得主要通过下列机构: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评估机构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 www.hesa.ac.uk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Quality Assurance Ageny�QAA www.qaa.ac.uk

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

Research Asses*ent Exercise�RAE www.rae.ac.uk

**注释�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分别为下列三家独立的机构�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HEFCE www.hefce.ac.uk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Wales www.wfc.ac.uk /hefcw

Scottish Higher Eucation Funding Council�HEFCS www.shefc.ac.uk

由于苏格兰不同的本科教育体制,很多数据是单独从苏格兰的相关机构获得。个别情况下,以上的高等教育机构不能提供某些数据,报纸则直接深入各个大学做直接的调查从而获取第一手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各类原始数据是由英国的官方机构搜集整理的,但是英国没有任何官方的大学排名,也就是说:英国大学排名没有绝对权威可言,只有相对的可参考性,同时不排除有数据的误差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何读懂排名

大部分人看排名只看名次,而不看后面的具体数据。导致很多朋友选校因为名次而困惑,有些人则干脆一味挑排名高的,不论是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这个时候,单单看名次那几个数字是不够的,我们就要深入看看排名中后面所罗列的具体数据。由于篇幅的限制,在这里我将详细给大家介绍《*》和《卫报》的专业排名解析。其他报纸的排名和《*》的相近,也比较容易懂,举一反三即可。

首先我们来看看2002年的Times专业排名中给出的几组参考标准�

TQA

RAE

A-Levels

Score

TQA是Teaching Quality Asses*ent的缩写,即教育质量评估。满分为24分,分数越高教学质量越好。苏格兰地区的评分标准是:Excellent�E�Highly satisfactory�HS�Satisfactory�S,Unsatisfactory�U�英格兰学校的某些专业也依然沿用。RAE是Research Asses*ent Exercise的缩写,是各个院校的研究水平。满分为5�,5依此递减至1分。A-Levels是该大学A-LEVEL入学者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证明这个学校的本科入学标准越高(30分满分)。Score就是以上分数的综合分,是评估专业排名的依据。

由此可见,专业排名也不是每项指标我们都要看的,对本科申请者来讲,比较TQA和A-LEVELS的分数比较合适,因为他们都是主要针对本科的教学质量和入学要求而言。对于硕士申请者,看RAE的数据则最合适不过,研究水平最能代表一个学校硕士专业的实力了。那么我们以Times 2002年Economics专业排名为例:

在Warwick和Essex这两所大学比较的时候,大家都能发现,排名相差如此之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Warwick的A-Levels比Essex的A-Levels分数要高出9分。换言之,Warwick的经济学本科入学要求比Essex的严很多。但是,这个排名对于硕士申请者来说是废纸。原因很简单,A-Levels和他们没有联系,没有必要注意这个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待这种专业排名基本上就不必较真去为了名次的差别而讨个说法了。

接着我们来看看2002年的Guardian的专业排名给出的参考标准�

Guardian teaching score

Teaching asses*ent score

Spend per student score

Student�staff ratio score and number of students

Job prospect score

Reputation score

value added score

Guardian teaching score就是排名的总分,是排名的依据,这里就不多说了。TAS和Times排名的TQA一样,都是24分满分,分数越高教育质量则越好。Spend per student score就是学校部门资金的投入,大家都懂,也不多解释了。Student�staff ratio score and number of students是师生比例,满分6分。Job prospect score是学生的就业率,这个指标的高低对于我们海外学生不生效,因为数据都是来自英国本地学生的,不过看这个数据,能通过另一个角度判断该学校的专业情况。

Reputation score即口碑。在这里不是用人企业对学校的口碑,而是指A-levels的录取人数,A-levels的申请者越多,证明这个学校口碑越好。自从这个指标推出以来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有很多英国教育界学者认为口碑一词不适合用在本科录取人数上,想进一步了解争论动态的朋友可以到Guardian的主页上找到相关内容。

value added score很有参考价值,这即是Guardian排名中的一个亮点,也是这个排名中另外一个有争议的地方。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学校该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和毕业之后个人能力的提高情况。分数越高,说明这个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提高幅度越大。满分10分。这个指标无疑很有创新意义,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状况。但是由于数据的计算方法比较新颖,很多人对这里的分数表示怀疑。

和Times的排名比较�Guardian的评比角度比较特别,使用的标准也不一样,从而导致二者的排名有很大差别,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提供给我们,值得一看。

专业排名重要,还是综合排名重要

很多人曾经问我,某某学校综合排名很低,专业排名却很高;另一所学校恰好相反,综合排名高,而专业排名低,自己不知道如何取舍。这样的情况不少见,选校不是小事,关系到自己的前程,选错了可没有后悔药吃。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分开来看你所选择的学校在排名中的具体意义。我个人认为,专业排名相对综合排名对我们更重要一些。由于我们国家的用人单位有点和美国相似,很重视学校的综合名气、口碑。多年来的习惯让我们误以为英国也是这样的国家,其实不然。在英国,大部分人尤其是用人企业不是很在乎你学校的名气、排名。他们重视的是你个人的成绩和经验,就算你是从排名倒数第一的学校出来的,只要你的成绩好,自己又努力,就有和其他学校毕业的人平等的就业机会。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我将来学成回国,又不是在英国找工作,国内的企业依然重视学校的名气、口碑,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以前在国内一个人才交流会上发生的一幕,一个从英国University of Sheffield毕业的电子工程本科生参加某公司招聘,用人单位认为该校没有名气,学生的能力值得怀疑,而把这个朋友拒之门外。但实际的情况是: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2年Times综合排名是18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2年Time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排名则和帝国理工学院并列第三。

那个用人单位可能万万没想到这个学校的电子工程在英国有如此高的地位。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要回答的就是,随着留英人数的日益增多,国内对英国教育体系和各个大学的了解也越来越完善,相信明智的用人单位会对自己所在行业的英国大学情况会有清楚的了解,最起码不会只知道剑桥牛津了。

另外,某专业排名高而综合排名低的学校往往在该专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持该专业的领先地位,这样就给读此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莫大的实惠。这样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明白,我就不过多费口舌了。当然,如果有综合排名又好,专业排名又好的学校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有时候有这样的困惑:两所学校一个是专业强校,综合还可以;另一个是综合强校,专业也不错!就是说两所学校的情况相近。这样的话,就不要在排名上纠缠了,多多考虑一下经济因素�比如学费、生活费,环境因素和自己的个人爱好,多多衡量是不难有结果的。

==============================

大陆地区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 和香港地区(见链接)
大陆地区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

一、计算原则。为了使指标体系中各项得分能够相加,以便计算每所学校总得分,我们采用根据分项排名,计算相对分的原则。

每项评分中得分最高的学校,该项最终得分为100分,其它学校在该项的最终得分为其得分除以最高分的相对百分数。每项得分均按照此原则,逐一计算。

二、计算方法。

(一)、新生质量排名说明。

新生质量采用2001年各大学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进行计算。

由于各省高考计分方法不一,有些省采用标准分,有些省采用原始分,因此在排名时,我们首先在每一个省对各大学排名,因为每个省考生的评分标准是统一的。

我们将考生分为三个类,文史类和理工类和其他类。文史类包括的专业为: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和外语类;理工类包括的专业为: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其他类。

(1)各省分科排名
每省单科(文、理)考生平均分最高分的大学得分为100分,排在第一名。其它大学的得分为其平均分与第一名大学考生平均分的相对分。公式如下:

(各大学学生单科平均分/第一名大学考生单科平均分)X100

(2)各省综合排名 以各大学单科得分与其录取人数的加权平均得分为依据,最高者为100分,其他大学的得分为其得分除以最高分后得到的相对分。公式如下:

(3)全国分科排名 以各大学在各省的单科得分与录取人数的加权平均分,公式如下:

(4)全国综合排名 以全国单科得分与全国录取人数的加权平均分,公式如下:

(二)、关于科研经费排行的说明

总的原则是分文、理科分别排行算分,然后根据各学校文、理科人员在总人员中的比例进行加权调整合并文理得分。其中在计算各高校文、理科得分时,除考虑人均经费外,也考虑了总经费。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

1、 人均文科和理科科研经费最高的高校都得100分,这样就使文理科人均经费相当;

2、 文、理科总经费最高的高校得分都为100分,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平衡文理科科研经费,还可以避免部分规模很小、但人均经费很高的学校得分太高,因为总经费可以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同时也可以反映学校在多学科研究、群体合作方面可能具有的优势;

3、 在计算文、理科科研得分时,人均得分和总量得分的权重都为50%,这种权重分配是从专家对分科排行时对人均图书和总图书量给予的权重中得到的启发。

4、 考虑到不同学校文理科科研活动人员的构成比例不同,在计算各高校研究经费总的得分时,用文、理科人员的比例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各高校科研的总体水平。

为了便于说明以上思路,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步骤:

1、 打开文科经费表,计算各高校人均文科科研经费;

2、 对各高校人均文科科研经费按由高到低排序;

3、 将人均文科经费排序中的第一名(最高)算为100分,计算其他学校人均经费占第一名人均经费的比例,得到其他高校文科科研人均的得分;

4、 对各高校文科总经费按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5、 将总经费排序中的第一名算为100分,计算其他学校文科总经费的得分;

6、 将各高校第"3"项(人均得分)乘以50%;加上第"5"项(总量得分)乘以50%,二者之和为各高校文科科研的得分(如果最高分不为100,则需要对其进行排序和标准化,使最高者得分为100,余者类推)。

7、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各高校理科科研的得分;

8、 计算各高校文科科研人员和理科科研人员总数;

9、 计算各高校文、理科科研人员在研究人员总数中的比例;

10、 用每个学校文科科研得分乘以文科人员比例,再加上理科科研得分乘以理科人员比例,得出各高校研究经费方面的总得分。

11、 高校总得分排序,最高者为100分,其余为最高学校的百分比。

(三),关于"物资资源"项下图书一项的计算

图书一项也同时采用生均图书和总图书数两项,且各占50%,然后平均。这样做的理由是总图书数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利用图书的机会,这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不只是看某一方面的书。

(四)、关于"学术成果"得分的计算

今年各校"学术成果"得分,摈弃了往年简单相加,然后排序计算相对分的做法,改为按照科技和人文社科两类分别计算,并采用人均指标。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学术成果项下的二级指标分为"科技"和"人文社科类",SCI、EI、ISTP、CSTP归为科技类;SSCI、A &H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归为人文社科类。

第二步,分别计算各校的两类成果得分:
科技成果得分 = SCI * SCI权重+EI * EI 权重+ISTP * ISTP权重+CSTP * CSTP权重
人文社科成果得分 = SSCI * SSCI权重+A &HCI * A&HCI权重+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 *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权重

第三步,分别计算各校两类成果的人均得分:
人均科技成果得分 = 科技成果得分/本校科技人数
人均人文社科成果得分 = 人文社科成果得分/本校人文社科人数

第四步,将上述第三步的结果分开排序,分别得出各校科技成果、人文社科成果的相对分。

第五步,将第四步结果按照两类人数占总研究人数的比例加权求和,得出各校"学术成果"总得分:
学术成果总得分 = (科技成果得分 * 本校科技人员/本校研究人员总数+人文社科成果得分*本校人文社科研究人员)/本校研究人员总数

第六步,将第五步的结果排序,计算各校的相对分,即是各校学术成果的最终得分。
采用这个方法计算,解决了科技与人文社科成果无法比较的难题,能更客观地反映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学术成果在综合序列中的位置。

(五)学生人数按照折合全日制本专科人数计算。有医学院的大学,在计算教师人数时不包括附属医院的非教学人员。

(六)关于"师/生比"的计算。考虑到一些学校因为生源不足,师/生比特别高,在计算该项得分时,给师/生比设定最高值为11。即如果师/生比超过11,按照11计算。

=============================
香港地区:
http://www.education18.com/item04/0410/file/ (D)%20Appendix%20I.pdf

二、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在志愿填报前考生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详细了解招生录取政策。要认真阅读省招委会、省教育厅印发的《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详细了解我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和规定。上述文件可访问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阅。同时,还要访问相关高校官网、官微认真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专业介绍、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等。 http://Www.CreDitSaiLing.Com

(2)认真阅读填报志愿权威资料。要认真阅读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福建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福建省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以及公布的2021年福建省高考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了解各高校在闽招生计划、近年录取情况等相关参考资料。鉴于上述资料将于今年6月份高考结束后发布,因此,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模拟填报志愿时,考生可参阅《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招生计划》、《福建省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等相关资料。

(3)准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平行志愿政策,促进考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填报高考志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高考平行志愿政策解读》动漫视频,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详细解读按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政策的要点。考生可以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fjsjyksy),或访问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eeafj.cn/)观看,务必把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准确理解到位。

2.我省普通类本科批志愿设置和填报有何变化?

答:从2021年起,我省普通类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其中,常规志愿设置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置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模式。

3.我省艺术类本科批志愿设置和填报有何变化?

从2021年起,我省艺术类本科批分为省考阶段和校考阶段依次进行录取。其中,(1)省考阶段为使用我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录取并执行我省统一投档原则的院校专业;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置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置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艺术类综合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模式。(2)校考阶段为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实行符合投档条件考生全部投档的录取模式。

4.我省体育类本科批志愿设置和填报有何变化?

从2021年起,我省体育类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和每次征求志愿均设置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按考生体育类综合分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模式。

5.如何理解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模式?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例如,“A大学专业组1”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专业;“A大学专业组2”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或生物,包括临床医学等若干专业。如考生拟报考A大学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应符合以上2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A大学专业组1”和“A大学专业组2”两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并分别在两个院校专业组中填报通信工程、临床医学专业志愿。

从2021年起,我省普通类本科批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独立的志愿(内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只能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考生填报志愿时,其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填报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6.志愿填报时,考生选考科目应如何对应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范围要求?

高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提出本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应对应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精准报考。

一是要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物理科目组合下的专业组,只有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能填报;历史科目组合下的专业组,只有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能填报。

二是要符合再选科目要求。

(1)招生专业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报考。

(2)招生专业提出1门再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对化学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选考化学的考生才能报考。

(3)招生专业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均须选考的,考生须同时选考这2门科目方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同时对化学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

(4)招生专业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只需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该2门科目中的任意1门即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要求考生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只要选考科目中有化学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即可报考。

7.如何查询招生院校对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要求?

各招生院校于确定的院校专业组对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要求发布在福建省教育厅门户网站(http://jyt.fujian.gov.cn/)“专题”中“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栏目,可先查询参考,具体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福建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标明的院校专业组选考科目要求为准。在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模拟填报志愿时,省教育考试院将在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提供《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招生计划》,帮助考生查询意向填报的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8.如何筛选普通类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答:考生可通过以下“两步骤”筛选普通类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第一步:通过成绩位次进行初步筛选。高考成绩位次是判断志愿填报准确性的标尺。在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考生要根据本人成绩位次(排名)和近年高考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找出近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再查看相应年份该录取分数附近的院校和专业,从而初步筛选出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考生应特别关注“位次”这一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在本人成绩位次的合理区间范围内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避免“高分低录”的遗憾,也要防止“低分高报”而失去投档机会。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往年的普通类招生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新高考改革后,在新的投档录取模式下,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这些数据不能直接拿来对照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只能作为参考。

第二步:全面了解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对初步筛选出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包括院校招生录取规定和办学情况等。具体内容详见各高校公布的2021年招生章程,可访问“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xxgk/)或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查阅招生章程。要认真阅读院校录取规则,如专业安排办法、单科成绩、身体条件、外语语种、选考科目等具体要求。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对于不明确之处,可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通过全面了解后研判是否作为最终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鉴于高校招生章程一般于每年5月初左右开始陆续公布,因此,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模拟填报志愿时,考生可粗略参考相关高校的2020年招生章程,以便了解掌握高校招生章程的查阅方法。

9.如何科学合理确定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的顺序和梯度?

答:平行志愿是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将志愿合理排序,志愿之间适当拉开一定梯度,避免因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层次相近且录取成绩相对较高,而造成整体滑档。一般情况,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来合理安排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的梯度。

首先,考生可以选择若干个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专业组作为第一梯度志愿。这个梯度的院校专业组录取概率较低,且填报的前提是考生对这些院校专业组的所有专业均可接受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

其次,重点选择若干个与本人成绩位次相匹配、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中间梯度志愿。这个梯度的志愿是考生最有可能录取的院校专业组,一定要周密思考,认真对待。

最后,至少选择3-5个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保底志愿,尽可能避免“滑档”。

10.平行志愿是怎么投档的?

答: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一档一投”。

一是“位次优先”。即:考生与考生之间比位次,同分也要按照排序规则排出顺序,位次高的考生要先投档,哪怕仅仅高一个位次。假设考生福福排在第1000位、建建排在第1001位,则福福第1000个被检索投档,当对福福的检索投档结束后,才开始对建建进行检索投档,以此类推,直到完成对最后一位考生的检索投档。所以,位次低的考生须等位次高的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检索投档结束后,才轮到自己投档。

二是“遵循志愿”。即:考生自己的志愿与志愿之间比顺序,当轮到某一考生投档时,计算机会自动严格依据考生所填报志愿的顺序,从第一到第二,再到第三……,依次检索投档。假如考生福福的平行志愿按照想去院校专业组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B、C、D、E、F……,则先检索A院校专业组,若A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有空额,就投到A院校专业组,后面的志愿不再进行检索。若A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已满额,则检索B院校专业组,若B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有空额,就投到B院校专业组,后面的志愿不再进行检索,以此类推。所以,平行志愿也是有先后顺序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把最想读的院校专业组或专业志愿放在前面。投出档案都被视为第一志愿,由高校择优录取。

三是“一轮投档、一档一投”。平行志愿不是“平行投档”也不是“一档多投”,不管是常规志愿,还是征求志愿,每轮次投档时考生都至多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也就是说,不管考生填报几个院校专业组或专业志愿,只要计算机按顺序检索后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或专业了,该生的本轮次检索投档就结束了。即使投档后学校按规定将其退档,该生也不能再投档到其本轮次填报的其他志愿,而只能参加本轮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志愿的投档。

11.平行志愿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

答: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虽然增大了考生投档的概率,但仍然存在考生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从我省往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情况看,退档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各高校在专业录取时,有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考生档案被投到所填报的院校后,如果所填报的专业志愿不合理,按学校录取规则都不能录取,又没有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无法进行专业调剂,则该考生就会被退档。从近几年我省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实施情况看,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而退档的考生占了退档考生的大多数。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特别慎重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问题。建议考生在综合考虑分数、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因素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2)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而退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某些疾病患者,规定院校或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有些考生会因体检不合格或报考专业受限而退档。因此,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阅读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有关专业在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外语语种等方面的招生要求。

12.填报志愿时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及注意事项?

答:填报高考志愿,考生要结合国家、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遵循“以成绩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的原则,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成绩高低。这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专业组和专业。包括总分或单科成绩、位次等。

(2)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是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3)专业和就业。专业也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考生要注意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专业,要考虑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时很热门,但到了就业时却成了冷门,需要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4)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等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依据专业学习要求,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试成绩等方面提出规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专业收费较高,其志愿填报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

(5)注意事项。

一是提前了解政策规定、搜集信息。全面了解国家和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及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根据高考成绩、成绩排序位次和有关高校的情况,确定拟报考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

二是预填志愿样表。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今年的志愿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三是必须保管好个人账号和密码。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自己负责。考生如果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密码重置:(1)短信验证码重置:考生选择短信验证码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注册*上认证后重置密码;(2)邮箱重置:考生选择邮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重置密码的链接到注册的邮箱;(3)报名点及招生考试机构重置:考生可以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报名点或者报名点所在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进行密码重置。

四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

五是必须适当提早上网填报。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集中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出现网络访问量大、网速缓慢等情况,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号码及短信方...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322120.html

与“怎么查排名区间内的院校 福建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怎么查,查询电话号码及短信方...”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