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介绍 > 大学排名

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临床医学5十3一体化学校排名

1、北京协和医学院

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实力最强,雄居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排名(研究型)第一。

2、北京大学

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临床医学(八年制)开设于2001年,位列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排名第2。

3、复旦大学

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临床医学(八年制)开设于2004年,位列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排名第3。

4、中山大学

简称中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临床医学(八年制)开设于2004年,位列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排名第4。

5、上海交通大学

位于上海,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临床医学(八年制)开设于2005年,位列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排名第5。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协和医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复旦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1、*国防科技大学

2、*信息工程大学

3、空军工程大学

4、*理工大学

5、海军工程大学

1、中国人民*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的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国防部、教育部双重领导,副大军区级编制。学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重点院校。

2、中国人民*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人民*战略支援部队直属的全国综合类高等军事院校,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正军级编制。

3、中国人民*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都西安,简称“空工大”,是在中央军委、空军党委领导下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军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受空军和教育部双重领导,正军级编制。

4、中国人民*海军工程大学,简称海工大,位于"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在中央军委、海军党委领导下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结合、指技合一、文理兼容、具有鲜明海军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正军级编制。

5、中国人民*理工大学,坐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院校。 中国人民*理工大学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通信工程学院,点燃“亚洲第一爆”的全国重点高校*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和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形成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格局,担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要基地。

安徽哪所大学的会计专业比较好?


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铜陵学院
-上面几所的会计专业都挺好,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是省级A类重点学科,安徽工业大学会计学是B类省级重点学科,铜陵学院会计系师资和底蕴都挺不错,在二本中是非常强的,就业不错!

挺好的,安徽省内会计学这块排名第一,其会计学是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实力挺不错,全国知名,会计等优势专业本科录取分数超过一本线40 ---50分(不同省份、不同年份,不一样,详情请在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招生网查看!)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立于1959年建校之初,1985年成立会计学系,2005年更名为会计学院。

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会计学硕士点,2001年,会计学科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2年,会计学专业被确定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另外会计学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同时取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MV)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在中注协评估中,在22所财经类大学中排名第七。《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企业财务管理学》是省级重点课程、国家级重点教材,会计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为校级精品课程。

会计学院各专业每年新生报考十分踊跃,入学成绩在学校各专业中均居前列。其中注册会计师方向,以安徽省为例,2011年绝大部分考生是高于一本线50分以上录取的。全院在校本科生共计约2880人,研究生195人。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一次到位率各年均达到85%以上。CPA方向学生的2010年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达到100%。我院09级会计专业代响玲同学被评为“蚌埠市十大杰出青年”。毕业生中的许多人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骨干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2011年上半年,中注协组织专家组对全国20所具有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方向培养资格的高等院校进行了第三次教学质量评估,我校CPA专业方向荣获第7名。我校会计学CPA专业方向2006年首次参加教学质量实地评估获第13名,2007年第二次参加教学质量实地评估获第11名。此次排名的跃升表明我校CPA专业方向办学质量不断得到社会认可和上级部门肯定。2007年以来,共有25位同学被中注协选拔送往境外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保持了CPA专业方向在我校乃至全国的品牌优势地位,为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专业建设
1.1985年获得会计学硕士授予权单位;
2.1995年获得全国22所CPA试办院校之一;
3.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4.2002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
5.2005年被评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2007年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7.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8.2010年同时取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MV)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学院设有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三个系,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和会计学―CPA专业方向(我校是1995年经财政部等五部委批准确定为全国23所开展CPA专业方向教育的试办院校之一)以及会计学(ACA)实验班。学院会计学硕士点是全国第三批,也是安徽省第一批拥有会计学硕士学位点。同时拥有会计专业硕士(MPAcc)、资产评估专业硕士(MV)和审计专业硕士(MAud)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拥有一个省级会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两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8人,教授16人、副教授2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29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27人。
会计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学院拥有包括一个国家级实践基地在内的40多个校外各类实践基地。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科研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教研项目50余项。荣获省部级等科研教研成果奖20余项,撰写专著、主编国家和省规划教材等20多部。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此外,学院与美国北园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海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民航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


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 。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了伊尔�D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决定民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归空军负责管理。这一时期,民航由于领导体制几经改变,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
文革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了5架伊尔�D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了10架波音�D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了安�D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 1978年10月9日,*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部门,又是以“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 年代生产*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仅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 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总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 1987年,中国*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也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的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所在地的机场部分基础上,组建了民航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六个地区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已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区、市)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订票*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等。
“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D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D737飞机的81个。
1993年4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属国务院直属机构。1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九五”期间国家集中建设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它们包括27个省会(首府)和3个直辖市的31个机场,以及深圳、厦门、重庆、大连、桂林、汕头、青岛、珠海、温州、宁波等10个重要的开放和旅游城市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4个机场作为重中之重。到2010年,民航航班运输机场将达到170个左右。同时,空中交通管制将实现程序管制向雷达管制的过渡,建设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民航通信系统, 进一步完善航路导航设施;与国际民航同步,规划和实施新航行系统建设;按气象自动化的要求建设气象系统。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迅猛壮大时期。 2002年3月,中国*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⑴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⑵民航*监管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大连、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深圳、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⑶机场实行属地管理按照政企分开、属地管理的原则,对90个机场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民航总局直接管理的机场下放所在省(区、市)管理,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一并划转;民航总局与地方*联合管理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属民航总局管理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人员一并划转所在省(区、市)管理。首都机场、西藏自治区区内的民用机场继续由民航总局管理。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机场移交地方,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全面完成,也标志着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完成。
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
2004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通用航空作业7.7万小时。截止2004年底,我国定期航班航线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香港、澳门航线) 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境内民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3个(不含香港、澳门),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为中心,以省会、旅游城市机场为枢纽,其它城市机场为支干,联结国内127个城市,联结38个国 家80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截止至2004年底,中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754架,其中大中型飞机680架,均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2004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0亿吨公里(不包 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在国际民航组织188个缔约国中名列第3位。
新中国民航55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民航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民航全行业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认真研究如何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航快速健康发展的能力入手,以制定民航“十一五”规划 和2020年展望为契机,为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跃上一个新台阶。
――人力资源。全行业共有员工约35万人,其中有飞行人员12840人,适航维修人员16100名,管制员3600人。
――航空公司。目前拥有独立航班运营代码的航空集团或公司共24个,其中国营控股公司16个,上市公司6个,中(港)外合资公司5个,民营公司7个。2005年,我国(不含港澳)有7家航空公司进入全球旅客周转量前100位,其中南航、国航进入全球前20位。
――飞机。全行业运输飞机982架,其中客机937架,货机45架。通用航空飞机383架,教学校验飞机140架。
――机场。全国共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不含港、澳机场),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113个(其中起降波音747机型的机场25个),起降波音737以下机型的机场34个。
2005年,民航航空运输机场中,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7个,500-1000万人次的9个,100-500万人次的26个。首都、浦东和广州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4、44和45位。
――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2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机场建设707亿元,空管建设7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13亿元,科教信息30亿元。“十一五”期间,民航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投资总规模为1630亿元,其中机场建设1400亿元,空管建设110亿元,安全设施建设50亿元,科教信息70亿元。
――运输规模。目前全国民航共有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1257条,其中国内航线1024条(其中港澳航线43条),国际航线233条。每天飞行4023班,其中国内航班3602班,国际航班421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我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民航平均水平两倍多,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9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位。
――院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民航全行业拥有学历教育学校5个,科研院所2个,科研基地11个。在校生规模和师资队伍3.2万人,其中学生2.7万人,教职员工5千人,教职工中硕士以上学历1200人左右,其中博士约300人。

安徽财经大学的会计专业好吗

安徽财经大学的会计学是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实力挺不错,全国知名,会计等优势专业本科录取分数超过一本线35分左右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立于1959年建校之初,1985年成立会计学系,2005年更名为会计学院。

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会计学硕士点,2001年,会计学科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2年,会计学专业被确定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另外会计学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同时取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MV)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在中注协评估中,在22所财经类大学中排名第七。《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企业财务管理学》是省级重点课程、国家级重点教材,会计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为校级精品课程。

会计学院各专业每年新生报考十分踊跃,入学成绩在学校各专业中均居前列。其中注册会计师方向,以安徽省为例,2011年绝大部分考生是高于一本线50分以上录取的。全院在校本科生共计约2880人,研究生195人。毕业生就业情况很好,一次到位率各年均达到85%以上。CPA方向学生的2010年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达到100%。我院09级会计专业代响玲同学被评为“蚌埠市十大杰出青年”。毕业生中的许多人已成为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骨干和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2011年上半年,中注协组织专家组对全国20所具有注册会计师(CPA)专业方向培养资格的高等院校进行了第三次教学质量评估,我校CPA专业方向荣获第7名。我校会计学CPA专业方向2006年首次参加教学质量实地评估获第13名,2007年第二次参加教学质量实地评估获第11名。此次排名的跃升表明我校CPA专业方向办学质量不断得到社会认可和上级部门肯定。2007年以来,共有25位同学被中注协选拔送往境外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保持了CPA专业方向在我校乃至全国的品牌优势地位,为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

专业建设
1.1985年获得会计学硕士授予权单位;
2.1995年获得全国22所CPA试办院校之一;
3.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4.2002年会计学专业被评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
5.2005年被评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2007年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7.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8.2010年同时取得会计专业硕士(MPAcc)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MV)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学院设有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三个系,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和会计学―CPA专业方向(我校是1995年经财政部等五部委批准确定为全国23所开展CPA专业方向教育的试办院校之一)以及会计学(ACA)实验班。学院会计学硕士点是全国第三批,也是安徽省第一批拥有会计学硕士学位点。同时拥有会计专业硕士(MPAcc)、资产评估专业硕士(MV)和审计专业硕士(MAud)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拥有一个省级会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两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8人,教授16人、副教授2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29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27人。
会计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学院拥有包括一个国家级实践基地在内的40多个校外各类实践基地。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科研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教研项目50余项。荣获省部级等科研教研成果奖20余项,撰写专著、主编国家和省规划教材等20多部。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此外,学院与美国北园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海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337957.html

与“安徽本专合一院校排名 中国一本军校排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