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考生必读

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span style=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

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车慧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我时常想到这句话,它似乎在告诉我: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它必定与别人的不同。所以,即使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也没有必要非去求同,特别是为了求同而去求同。每一个人和每一条值得尊重的人生之路构成了这个世界真实的内容。这世界因此更丰富、更斑斓、更迷人。可是为什么,我们在18岁青春万岁的年纪要选择将一条路重走一遍,甚至不止一遍,而且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去选择把同样的路——复读之路,重走一遍呢?

一、“没考上名牌大学,不复读,怎么办?”

这类学生多数是学习的宠儿,目标明确,就是要去名校,读好专业,一旦失利,宁可复读。我相信这其中真正没学可上的是少数,多数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必须重新冲刺直至如愿以偿。对这种精神我佩服,但对这种选择我惋惜,因为他们是以青春做筹码去赌未来。在这里我不愿怀疑这未来的美好,我怀疑的是他们又把自己关在墙上写着“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教室里挥汗如雨的意义。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为什么一定要在高考中至高至上呢?有青春作伴,只要一直在路上,就有机会弥补前面的遗憾。

二、“没考上本科,就等于没上大学。”

我认识一个男孩子,成绩不好,在考试上找不到自信,但孩子人很机灵,善于与人打交道,动手能力也强,喜欢鼓捣小电器。高考那年他可以读高职,既能学到一技之长也可以早一点融入社会,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出路。可是孩子的父母死活不同意,认为上不了本科就等于没读大学,连个大学生都不是,怎么都矮人一等,逼着孩子复读。儿子也听话,知道自己没给爹妈长脸,咬着牙又念了一年,将将考了个三本,学了财会专业。父母把积蓄都拿了出来,供儿子念这个大学。孩子的兴趣不在这,四年啊,看着他就这么熬着,别人都跟着累心。可是孩子父母心里踏实,觉得好赖也是个本科,是大学。

每每看到这样的复读生我都会想:如果他幸运,若干年后还是会走到自己喜欢的家电维修上来,可能就是一个小个体户,有个小柜台,忙活得脖子汗流,虽绕点弯路,也算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如果不幸,他可能一直奔波、追逐在一次次求同的路上,同样汗流浃背,但永远没有跑在自己的跑道上。

记得有一次读一篇文章,说一个外国老太太有几个儿子,有开卡车的,也有大学教授。母亲总是像介绍教授一样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当卡车司机的儿子,周围的邻居和这位母亲一样平等地看待他们。不知故事是否确实,但我坚信这才是正常社会应该有的价值观。卡车司机和大学教授的人生同样值得尊重。母亲和邻居让孩子们找到了自我,从而也就找到了他们的人生幸福。

三、复读不只是知识的重复更是对习惯和耐力的挑战。

有许多成绩低的考生认为再拼一年,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巩固了一遍,再加上不涨多少分誓不罢休的决心,第二年一定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其实,高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也可以说是对学生12年学习能力的检验。复读不只是知识的重复更是对习惯和耐力的挑战 。知识上的漏洞就不是高三一年形成的,学习习惯、耐力、规律也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撒切尔夫人说:“你的思想影响你的言辞,你的言辞影响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形成你的习惯,你的习惯将变成你的性格,你的性格决定你的命运。”所以,要挑战习惯是要有充分准备的。

今年的录取率应该不会低于去年,估计会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几的比例,中国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和社会在向前发展,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出路,更多的选择。既然已没有独木桥,就不必命悬一线。在更宽的大道上,我们该有更广阔的舞动空间,更理性的选择。

本文版权归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7347.html

与“复读——生命不该承受之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