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3d建模西安专科学校排名 3d打印专业和计算机平面设计哪个好?,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西安交大的3d打印专业怎样啊,出来在哪就业
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行业、航空制态升造、医学、农业、轻工行业从事3D建模、3D测量、3D打印制造、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质量检验、茄培售后服务、帆纳老经营管理等。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简介谁有,这个学院怎么样啊,...
先给你说说学校吧,位于南郊大学城,322,和游九 ,4-14 公交都能到,学校近几年的就业率在西安其他三本学校里算是最高的了,学校人数1万5千多,独立学院里最多。校园环境优美,公寓呢有八人间和六人间,四人间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两个食堂,学校每年各类的文娱活动很多吗,这也是一所大学学风和综合的体现吧,有帮助的话,加分哦亲。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是一所历史底蕴厚重、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膺“优秀”等级。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科点、9个博士学科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MBA培养中心。学校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陕西省“13115”工程研究中心。“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74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0项;科研经费总额4.87亿元;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0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6项;获国家专利97项。科技产业总产值3.3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双聘院士8人。全日制在校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学生2万余人。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占地面积800余亩,南眺巍巍终南,北临香积古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院继承了西安科技大学五十余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发挥了西安科技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学院从西安科技大学现有的本科专业中精选出部分特色优势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和发展漏圆的专业。学院围绕相关学科群设置了四个二级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23个,在校学生万余人,“千亩校园、万名学子”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是“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西安市园林化单位”。被评为“陕西最佳独立学院”、 “ 中青在线排名上升速度最快的独立学院”、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十二五教育发展创新单位” 、“ 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单位”。被《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媒体以“独具发展潜力独立学院”连续报道。2009年开始,学院部分专业已纳入二本招生,是陕西省首批纳入二本招生的独立学院。
学院师资与科研 学院拥有一支创新有为、团结进取的领清差导班子。班子成员主要由西安科技大学委派的领导干部担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教师人数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80%,形成了一支以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为骨干,企业“双师型”教师为辅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教改课题、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实现了陕西省独立学院国家级教改项目立项零的突破。学院承担了多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基于嵌入式技术矿山综合接入设备”被列为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项目,“高校后勤返正塌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 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等,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获国家专利100余项,实现了科技产业总产值1.2亿元。
学生培养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培育多形式、个性化的育人环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学院建有现代化的实验中心,拥有各类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五十余个,电气实习车间、金工实习车间、3D数控精雕实习车间等多个实习车间,还与世界著名企业Mentor Graphic、Cypress、中国航天微电子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校内联合实验室。学院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文体活动中屡创佳绩:2008、2009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大学生电子大赛分获二、三等奖;2009、2010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分别取得了一等奖和三个队荣获陕西赛区二等奖的佳绩,在陕西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竭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跆拳道队在陕西省第二届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交流大赛上,取得一金七铜、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精神文明运动队”称号;学院周怡涵同学在第三届西部小姐总决赛上,摘取“最具人气小姐”和“最佳才智小姐”两项桂冠。
办学特色 学院充分利用合作各方在能源、建筑、机电、文化创意等行业的产业优势,突出以科技引领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因材施教,以科研、产业带动就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习、就业和创业平台。学院与华为、中兴、赛格、陕西能源化工集团、广厦集团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3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鼓励由青年教师带队,学生参与,共同创新、创业,先后创立了“银河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恒业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巧的木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科大高新投资集团公司”、“航天意德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西科节能公司”等创新型企业。在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新型建筑工程、文化创意产业、节能减排工程、太阳能光伏与LED照明产业等高端新兴产业领域形成广泛影响。通过 “创新、创业、创未来” 等系列实践活动,不仅使创新、创业在校内蔚然成风,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强化锻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已与美国劳伦斯技术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及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开展“1+2+1、2+2”双学历人才培养计划、“3+1+1、3+2”本硕连读及本升硕、专升硕等多个合作项目。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我方和(或)外方大学的学历文凭。至今,已有100余名学生通过交流项目出国深造。随着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的进一步开拓, 2011年开始,学院独立开设中美双学位国际班(财务管理专业),与国际接轨,引进全英语教材和师资,进行双语教学,专门培养中美双学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此外,学院还开展了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获得国外宝贵实践工作经验的机会。
学院目标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扬“创新、高效、卓越”的高新精神,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紧抓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强化素质教育,努力把学院建成专业特色明显、社会服务功能强,以“创意、创新、科技”为引领的产学研密切相结合的一流创新型大学。
学院取得的部分办学成绩
陕西最佳独立学院
陕西省首批纳入二本招生的独立学院
绿化园林校园
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单位
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西安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单位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中青在线排名上升最快独立学院
我院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连续三年列入“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
2009年我院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实现独立学院零的突破
2010届毕业生实现97%的高质量就业
院长丁正生教授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院长丁正生教授获“2010中国教育改革杰出贡献人物”称号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教授荣获“‘十二五’教育发展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教授荣获 “全国独立学院优秀工作者”称号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博士出任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导师委员会主席。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获“陕西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称号
我院教师于鑫获得创新发明大赛三等奖
科研成果“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矿山综合接入设备(C-box)”被列入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获得了西安市政府百万元资金资助。
“校园后勤数字化节能项目”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推广项目。
在第十七届杨凌农高会上,我院携手长安区政府,签订“秦岭万亩花卉”博览园项目。
陕西省社科院“创意产业研究基地“落户我院
美国Mentor(明导)公司在我院建立价值500万美元的“EDA系统顶级实验室”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认定测评中心“落户我院
陕西省工信厅捐赠太阳能光伏电站,促进我院光伏产业研究及人才培养
2008年获陕西省大学生电子大赛三等奖
我院学生折磊、武宝伟荣获“2008陕西省大学生基础力学竞赛”优胜奖
2009年获陕西省大学生电子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200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陕西省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等
2010年我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取得了三个队荣获陕西赛区二等奖的佳绩
学生创业团队“科大高新IT事业部”盈利逾百万元
我院周怡涵同学在第三届西部小姐总决赛中进入前十佳,并获得“最具人气小姐”和“才智小姐”两项殊荣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矿山综合接入设备(C-box)”被列入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
“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
“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
“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
获国家专利100余项,实现科技产业总产值1.2亿元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四个二级学院简介
能源学院
能源学院开设采矿工程、测绘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和煤矿开采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2个专科专业。其中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二本招生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源于 1938 年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后更名为采矿系)。1958 年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安矿业学院从西安交通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办学,并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矿业工程类五年制本科高等院校。历经七十余年,西安科技大学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我国采矿工程、矿山安全技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已形成学科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优越的教学与科研体系。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西部矿山煤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学科,2个陕西省特色专业,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矿业工程、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矿山煤岩动力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开采理论与技术、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4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环境工程、矿业信息工程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方面有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9人。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9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项目36项。
能源学院秉承西安科技大学在煤炭工业领域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精选特色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科技成果在行业的应用与推广。在节能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节能工程研究所,以及承担节能技术推广的校产企业西安西科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LED照明示范工程”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专项基金支持项目。西科节能公司已获得国家发改委首批合同能源服务企业认证、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享受国家合同能源服务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在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的主持见证下,西科节能公司于2011年初与国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上市工作现已全面展开。在采矿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矿山自动化技术研究所、西科高新安全技术研究院。“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矿山综合接入设备”被列为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项目,“数字化矿山系统”已在中煤集团公司得到推广应用。安全技术研究院由著名矿山安全专家、博士生导师常心坦教授主持,李学文等十余名博士参与课题研究,“煤矿瓦斯预测分析系统”、“矿井通风分析系统”等已广泛应用于陕西黄陵煤业集团公司、新疆焦煤集团公司、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等大型煤业集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开设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4个本科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科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是在1958年建校时设立的矿井建设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目前拥有生态节能建筑、岩土工程加固理论与技术、岩土边坡稳定与防护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控制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岩土加固理论与技术、岩土工程风险评价与管理、岩土工程特殊施工技术与方法、结构抗震设计与控制理论研究、岩石动态力学特性与爆破技术等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方面有教授23人,副教授16人。实验室建设方面,岩土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共建的教育部西部煤矿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完成和承担大量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学科特色,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1门省级优秀教材,承担4项国家级教改项目,获得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密切加强同房地产业界的联系,与西安立丰集团、西安铁峰房地产有限公司、陕西秦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天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合作,建立了具有实战意义的校企实习基地近百家,并且聘请多名房地产业界精英和建筑领域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关于房地产领域发展趋势的研讨。学院成立了恒业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校产企业,鼓励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房地产业的各个环节,按照房地产开发、运营的步骤,将设计、施工、装饰装修、营销运营等具体环节学生的培养完全落到实处,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建筑施工方面,使学生参与到恒业建筑公司承接的各类建设项目中,包括学院的校园建设,06、07、08级许多学生参与了建设实习,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在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方面,学院以“静馨苑”小区开发作为实训楼盘,组织营销策划团队,具体进行房地产运营与实务的实践探索;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方面,学院与中建上海设计院、上海同致设计事务所等资深设计公司积极合作成立西安事务所,将我院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与市场企业紧密结合;在建筑节能、新型建筑领域的探索方面,我院太阳能光伏与LED照明研究所、校产企业西安西科技术节能有限公司、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公司等在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西科节能公司和美芯科技公司是国家发改委首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具备承担大型节能项目资格的企业,现已承担了多家院校和十几家知名企业的节能项目。
机电信息学院
机电信息学院开设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太阳能光伏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个本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二本招生专业。西安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在机电工程、信息技术领域的历史源于1958年前西安交通大学的矿山机电专业。目前设有机械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电气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二级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智能检测与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技术研究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方面有教授89人,副教授72人,博导8人。近年来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部级科研奖18项,获得国家专利24项,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横向课题126项。
机电信息学院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围绕西安科技大学机电、信息领域优势学科,结合自身产业化优势,建立了电路实验室、数电实验室、模电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照明节电实验平台、后勤水电数据采集实验平台、太阳能发电与LED照明管理实验平台、远程数据采集/传输实验平台、建筑结构应力及环境参数传感网络实验平台、采暖节能技术实验平台、PLC和变频调速技术实验室、微电子设计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实验室、数据网络研究室等。在太阳能光伏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太阳能光伏应用研究所,“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 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研究所受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委托编制了《西安高新区电力装备、光伏及LED产业十二五规划》。在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所,“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校产企业航天意德高科技产业公司,以移动通讯网络优化、3G数据应用为主要科技开发项目,是我院产学研结合办学理念下的典型企业,学院师生共同参与开发,年产值逾两千万元。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校产企业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事业部,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主要科技开发项目,公司科研成果目前已在矿山开采、水资源管理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06级机电类专业学生组建了“科大高新IT事业部”创业团队,完成了多项计算机网络服务、安防监控、网站建设等工程项目,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取得了盈利逾百万元的优良业绩。
人文与管理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开设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5个本科专业,及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班)。
西安科技大学在管理、外语、艺术等学科领域方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旅游企业管理、快速成型与模具制造、工效学与人因工程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经济与管理、技术与经济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经济与管理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师资方面有教授、副教授37人。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公开发表论文360篇,其中EI、ISTP检索12篇;纵向项目、横向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
人文与管理学院设有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和手工会计实训室,3D精雕数字艺术实验室、装饰设计室、木艺实验室、漆艺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数字艺术专业设计室、出图室等多个实验室,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一百多个长期产学研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促进学院的实践教学和就业。在人文和产业相结合的实践方面,学院紧抓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成立了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同时与陕西省政协成立了陕西省专家企业家联合会,汇聚了文化与管理领域的各界名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发展。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创业,成立了校产企业巧的木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专注于家居、家饰的高端礼品、奢侈品的设计开发,与美国著名大学展开联合设计,并于2009年以高端奢侈品牌入驻著名奢侈品商城世纪金花各商场,“Cleverwood”品牌以其“典雅、尊贵、时尚”的风格,吸引着社会的目光,同时也为学院艺术系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合作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新分社,开创了省内出版社与独立学院合作的先河,学院借此契机在出版与新闻传媒产业扬帆起航。纳斯达克上市企业采纳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与我院携手共同创立西安采纳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为西部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在世界知名企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学院与美国知名大学联合成立了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班,为学生开辟了一条经济、安全的留学途径,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美国最前沿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毕业后可在世界知名企业、各外贸、涉外企事业单位或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高质量就业。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是一所历史底蕴厚重、综合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的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膺“优秀”等级。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52个硕士学科点、9个博士学科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1个MBA培养中心。学校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陕西省“13115”工程研究中心。“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74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0项;科研经费总额4.87亿元;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0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6项;获国家专利97项。科技产业总产值3.3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双聘院士8人。全日制在校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学生2万余人。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大学城,占地面积800余亩,南眺巍巍终南,北临香积古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院继承了西安科技大学五十余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发挥了西安科技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学院从西安科技大学现有的本科专业中精选出部分特色优势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和发展漏圆的专业。学院围绕相关学科群设置了四个二级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23个,在校学生万余人,“千亩校园、万名学子”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是“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西安市园林化单位”。被评为“陕西最佳独立学院”、 “ 中青在线排名上升速度最快的独立学院”、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十二五教育发展创新单位” 、“ 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单位”。被《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媒体以“独具发展潜力独立学院”连续报道。2009年开始,学院部分专业已纳入二本招生,是陕西省首批纳入二本招生的独立学院。
学院师资与科研 学院拥有一支创新有为、团结进取的领清差导班子。班子成员主要由西安科技大学委派的领导干部担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教师人数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80%,形成了一支以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为骨干,企业“双师型”教师为辅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教改课题、省级教改项目和校级教改项目,实现了陕西省独立学院国家级教改项目立项零的突破。学院承担了多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基于嵌入式技术矿山综合接入设备”被列为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项目,“高校后勤返正塌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 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等,一批优秀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获国家专利100余项,实现了科技产业总产值1.2亿元。
学生培养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培育多形式、个性化的育人环境,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学院建有现代化的实验中心,拥有各类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五十余个,电气实习车间、金工实习车间、3D数控精雕实习车间等多个实习车间,还与世界著名企业Mentor Graphic、Cypress、中国航天微电子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校内联合实验室。学院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文体活动中屡创佳绩:2008、2009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大学生电子大赛分获二、三等奖;2009、2010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分别取得了一等奖和三个队荣获陕西赛区二等奖的佳绩,在陕西省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竭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生跆拳道队在陕西省第二届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交流大赛上,取得一金七铜、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精神文明运动队”称号;学院周怡涵同学在第三届西部小姐总决赛上,摘取“最具人气小姐”和“最佳才智小姐”两项桂冠。
办学特色 学院充分利用合作各方在能源、建筑、机电、文化创意等行业的产业优势,突出以科技引领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因材施教,以科研、产业带动就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习、就业和创业平台。学院与华为、中兴、赛格、陕西能源化工集团、广厦集团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3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鼓励由青年教师带队,学生参与,共同创新、创业,先后创立了“银河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恒业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巧的木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科大高新投资集团公司”、“航天意德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西科节能公司”等创新型企业。在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新型建筑工程、文化创意产业、节能减排工程、太阳能光伏与LED照明产业等高端新兴产业领域形成广泛影响。通过 “创新、创业、创未来” 等系列实践活动,不仅使创新、创业在校内蔚然成风,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强化锻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已与美国劳伦斯技术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及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菲律宾圣卡洛斯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开展“1+2+1、2+2”双学历人才培养计划、“3+1+1、3+2”本硕连读及本升硕、专升硕等多个合作项目。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我方和(或)外方大学的学历文凭。至今,已有100余名学生通过交流项目出国深造。随着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的进一步开拓, 2011年开始,学院独立开设中美双学位国际班(财务管理专业),与国际接轨,引进全英语教材和师资,进行双语教学,专门培养中美双学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此外,学院还开展了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获得国外宝贵实践工作经验的机会。
学院目标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扬“创新、高效、卓越”的高新精神,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紧抓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强化素质教育,努力把学院建成专业特色明显、社会服务功能强,以“创意、创新、科技”为引领的产学研密切相结合的一流创新型大学。
学院取得的部分办学成绩
陕西最佳独立学院
陕西省首批纳入二本招生的独立学院
绿化园林校园
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单位
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西安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单位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中青在线排名上升最快独立学院
我院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连续三年列入“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
2009年我院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实现独立学院零的突破
2010届毕业生实现97%的高质量就业
院长丁正生教授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院长丁正生教授获“2010中国教育改革杰出贡献人物”称号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教授荣获“‘十二五’教育发展领军人物”荣誉称号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教授荣获 “全国独立学院优秀工作者”称号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博士出任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导师委员会主席。
常务副院长孙龙杰获“陕西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称号
我院教师于鑫获得创新发明大赛三等奖
科研成果“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矿山综合接入设备(C-box)”被列入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获得了西安市政府百万元资金资助。
“校园后勤数字化节能项目”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推广项目。
在第十七届杨凌农高会上,我院携手长安区政府,签订“秦岭万亩花卉”博览园项目。
陕西省社科院“创意产业研究基地“落户我院
美国Mentor(明导)公司在我院建立价值500万美元的“EDA系统顶级实验室”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认定测评中心“落户我院
陕西省工信厅捐赠太阳能光伏电站,促进我院光伏产业研究及人才培养
2008年获陕西省大学生电子大赛三等奖
我院学生折磊、武宝伟荣获“2008陕西省大学生基础力学竞赛”优胜奖
2009年获陕西省大学生电子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200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陕西省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等
2010年我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取得了三个队荣获陕西赛区二等奖的佳绩
学生创业团队“科大高新IT事业部”盈利逾百万元
我院周怡涵同学在第三届西部小姐总决赛中进入前十佳,并获得“最具人气小姐”和“才智小姐”两项殊荣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矿山综合接入设备(C-box)”被列入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
“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
“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
“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
获国家专利100余项,实现科技产业总产值1.2亿元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四个二级学院简介
能源学院
能源学院开设采矿工程、测绘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和煤矿开采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2个专科专业。其中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二本招生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源于 1938 年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后更名为采矿系)。1958 年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安矿业学院从西安交通大学分离出来独立办学,并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矿业工程类五年制本科高等院校。历经七十余年,西安科技大学在能源领域一直是我国采矿工程、矿山安全技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已形成学科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优越的教学与科研体系。现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西部矿山煤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学科,2个陕西省特色专业,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矿业工程、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矿山煤岩动力灾害控制理论与技术、开采理论与技术、安全技术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4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环境工程、矿业信息工程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方面有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9人。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9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项目36项。
能源学院秉承西安科技大学在煤炭工业领域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精选特色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加强科技成果在行业的应用与推广。在节能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节能工程研究所,以及承担节能技术推广的校产企业西安西科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发改委节能减排重点支持项目,“高校水电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被列为西安市工信委信息产业发展扶持专项项目,“LED照明示范工程”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专项基金支持项目。西科节能公司已获得国家发改委首批合同能源服务企业认证、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享受国家合同能源服务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在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娄勤俭的主持见证下,西科节能公司于2011年初与国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上市工作现已全面展开。在采矿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矿山自动化技术研究所、西科高新安全技术研究院。“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矿山综合接入设备”被列为西安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项目,“数字化矿山系统”已在中煤集团公司得到推广应用。安全技术研究院由著名矿山安全专家、博士生导师常心坦教授主持,李学文等十余名博士参与课题研究,“煤矿瓦斯预测分析系统”、“矿井通风分析系统”等已广泛应用于陕西黄陵煤业集团公司、新疆焦煤集团公司、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等大型煤业集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开设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4个本科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科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是在1958年建校时设立的矿井建设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目前拥有生态节能建筑、岩土工程加固理论与技术、岩土边坡稳定与防护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控制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岩土加固理论与技术、岩土工程风险评价与管理、岩土工程特殊施工技术与方法、结构抗震设计与控制理论研究、岩石动态力学特性与爆破技术等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方面有教授23人,副教授16人。实验室建设方面,岩土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共建的教育部西部煤矿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完成和承担大量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学科特色,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1门省级优秀教材,承担4项国家级教改项目,获得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密切加强同房地产业界的联系,与西安立丰集团、西安铁峰房地产有限公司、陕西秦晋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天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合作,建立了具有实战意义的校企实习基地近百家,并且聘请多名房地产业界精英和建筑领域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关于房地产领域发展趋势的研讨。学院成立了恒业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校产企业,鼓励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房地产业的各个环节,按照房地产开发、运营的步骤,将设计、施工、装饰装修、营销运营等具体环节学生的培养完全落到实处,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建筑施工方面,使学生参与到恒业建筑公司承接的各类建设项目中,包括学院的校园建设,06、07、08级许多学生参与了建设实习,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在房地产营销与策划方面,学院以“静馨苑”小区开发作为实训楼盘,组织营销策划团队,具体进行房地产运营与实务的实践探索;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方面,学院与中建上海设计院、上海同致设计事务所等资深设计公司积极合作成立西安事务所,将我院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与市场企业紧密结合;在建筑节能、新型建筑领域的探索方面,我院太阳能光伏与LED照明研究所、校产企业西安西科技术节能有限公司、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公司等在建筑节能、新型墙体材料研究方面,拥有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西科节能公司和美芯科技公司是国家发改委首批节能服务公司备案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具备承担大型节能项目资格的企业,现已承担了多家院校和十几家知名企业的节能项目。
机电信息学院
机电信息学院开设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太阳能光伏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个本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二本招生专业。西安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在机电工程、信息技术领域的历史源于1958年前西安交通大学的矿山机电专业。目前设有机械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电气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二级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智能检测与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技术研究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师资方面有教授89人,副教授72人,博导8人。近年来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部级科研奖18项,获得国家专利24项,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横向课题126项。
机电信息学院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围绕西安科技大学机电、信息领域优势学科,结合自身产业化优势,建立了电路实验室、数电实验室、模电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照明节电实验平台、后勤水电数据采集实验平台、太阳能发电与LED照明管理实验平台、远程数据采集/传输实验平台、建筑结构应力及环境参数传感网络实验平台、采暖节能技术实验平台、PLC和变频调速技术实验室、微电子设计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实验室、数据网络研究室等。在太阳能光伏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太阳能光伏应用研究所,“太阳能组件状态检测系统实现与产业化” 被列为陕西省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太阳能智能监测工程实验室”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工程实验室,研究所受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委托编制了《西安高新区电力装备、光伏及LED产业十二五规划》。在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领域,学院设有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所,“以太网/多路E1芯片及其应用系统”被列为西安市科技局创新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项目。校产企业航天意德高科技产业公司,以移动通讯网络优化、3G数据应用为主要科技开发项目,是我院产学研结合办学理念下的典型企业,学院师生共同参与开发,年产值逾两千万元。物联网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校产企业陕西西科美芯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事业部,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主要科技开发项目,公司科研成果目前已在矿山开采、水资源管理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06级机电类专业学生组建了“科大高新IT事业部”创业团队,完成了多项计算机网络服务、安防监控、网站建设等工程项目,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取得了盈利逾百万元的优良业绩。
人文与管理学院
人文与管理学院开设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5个本科专业,及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班)。
西安科技大学在管理、外语、艺术等学科领域方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旅游企业管理、快速成型与模具制造、工效学与人因工程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资源经济与管理、技术与经济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经济与管理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师资方面有教授、副教授37人。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公开发表论文360篇,其中EI、ISTP检索12篇;纵向项目、横向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
人文与管理学院设有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和手工会计实训室,3D精雕数字艺术实验室、装饰设计室、木艺实验室、漆艺实验室、陶艺实验室、数字艺术专业设计室、出图室等多个实验室,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一百多个长期产学研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促进学院的实践教学和就业。在人文和产业相结合的实践方面,学院紧抓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成立了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同时与陕西省政协成立了陕西省专家企业家联合会,汇聚了文化与管理领域的各界名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发展。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创业,成立了校产企业巧的木香港(国际)有限公司,专注于家居、家饰的高端礼品、奢侈品的设计开发,与美国著名大学展开联合设计,并于2009年以高端奢侈品牌入驻著名奢侈品商城世纪金花各商场,“Cleverwood”品牌以其“典雅、尊贵、时尚”的风格,吸引着社会的目光,同时也为学院艺术系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合作成立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高新分社,开创了省内出版社与独立学院合作的先河,学院借此契机在出版与新闻传媒产业扬帆起航。纳斯达克上市企业采纳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与我院携手共同创立西安采纳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为西部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在世界知名企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学院与美国知名大学联合成立了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班,为学生开辟了一条经济、安全的留学途径,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美国最前沿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知识和经验,毕业后可在世界知名企业、各外贸、涉外企事业单位或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高质量就业。
3d打印专业和计算机平面设计哪个好?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3d打印建模”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
【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07&zdhhr-11y04r-2081644382996083348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模腔兄,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旦袭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com.cn/school/3dmodel?type=4&zdhhr-11y04r-2081644382996083348
在“3d打印建模”培训圆和机构里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 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模腔兄,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旦袭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www.huixueba.com.cn/school/3dmodel?type=4&zdhhr-11y04r-2081644382996083348
在“3d打印建模”培训圆和机构里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 绘学霸APP下载: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3d打印技术属于哪个专业?我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
二级学科·机械
▪ 0803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桥神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铸造成型及控制
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主要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技术发展方向。
(三)压力加工及控制
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课程设置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学校的侧重点而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金属工艺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设备方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
编辑本段培养特色
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敏配亏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编辑本段就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
相关书籍
生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业方向及成长路线。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单位多属重工单位,工作环境不是太理想,女生就业情况不如男生。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卖衫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
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科目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历史沿革
新中国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按行业领域划分专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
80年代初期,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中国一些高等院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热加工类专业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多转入材料学科,而铸、锻、焊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范围涵盖原来的部分机械类专业和部分材料类专业。目前,中国有百余所高等学校办有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中多数以原来的热加工类专业(如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为主体。由于各院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同,专业的定位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2002年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在西宁召开会议,对中国各高校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该专业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一类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内人才需求的行业特色,采用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另一类也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但取消专业方向,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进行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式;第三类是以原机械类专业为基础,涵盖热加工领域,形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上述三种培养模式之外,由教育部批准的焊接技术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其专业领域也应隶属于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的专业范畴。对于上述情况,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责成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牵头制定了针对上述四种情况的指导性专业培养计划,并于2003年4月报送教育部高教司和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发展趋势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的专业,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的专业,因此其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按照对目前本专业的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估计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本专业今后的主导技术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当今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制造技术向着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综合考虑社会、环境要求及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铸、锻、焊技术目前正向着近净成形、近无余量加工、精密连接、微连接与微成形等方向发展,并由此构成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厚基础、宽专业将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学科,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然是宽口径的,而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共同构架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也必然是雄厚的。随着老专业的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必然走向厚基础、宽专业的模式。
3.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分类培养仍将占据主要的地位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还按照区分不同的专业方向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由老的铸、锻、焊专业向新的材料成形专业转型时还难以完全摆脱原有的专业痕迹,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还没有适应专业的变化,仍然按照行业特征来招聘人才。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随着社会和工厂企业的专业人才培训功能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渐发生变化。
存在问题
就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专业教学改革理论准备不足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了“教学改革是核心”的内容,但由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涉及到众多大学,且实效性极强,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本科教学改革始终未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因此,各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大都是在没有充分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改革的方向不够清晰明确,往往是边研究边试点,在试点中积累经验、探索理论。从各校本科教改立项来看,项目或课题组基本由各学科专业的学者组成,不但没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加,甚至连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工作者也很少参与。没有理论指导的改革可能是盲目的,成效难以预料。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教育部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确立了一批教学指导思想研究项目,相信它能对本科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明确
从改革思路和做法看,少数学校进行了打通部分学科专业基础教学的改革实验,个别学校在全校开展了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大多数学校把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各学科专业内部,所追求的目标一般是基础的加宽、课程结构的调整、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及教学设施和实验实习条件的改善等。这表明,人们没能从根本上认清现行的本科教学的痼疾,现在所做的只是在维持现行本科教学基本模式的前提下,修修补补,并没有看到中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重建本科教学体系。
专业内涵不够明晰
由于各高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原来的基础不尽相同,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各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老专业的框框,而只是在老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由于这种调整和修改往往缺乏对专业内涵和对专业发展前瞻性的准确把握,所以表面上虽然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低层次的、不完善的临时措施,并且与原来的老专业对比来看,有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印象。这种情况是由于专业内涵尚不够明晰造成的。
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乏层次
从目前收集到的数十所高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普通院校,对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高度一致,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特色的发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工科专业不仅需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但各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分工。在培养规格方面,各学校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比较重视,对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则缺乏详尽的要求,并且各类院校在培养规格上也同样缺乏层次上的定位。
拓宽口径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尚未解决
针对中国人才培养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拓宽专业面向无疑是正确的,特别是几年来取得的成效也是明显的。妥善处理拓宽专业口径与保持专业特色的关系在具体操作中拓宽的程度是很难把握的。一般说来,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师资整体水平、办学传统和学风状况、学生早期介入科研的可能性、课外文化和科技活动的环境、实验实习条件、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出口流向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当设置不同的专业口径,不应做盲目的攀比。当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以外,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在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文字表述“口号化”,目标定位过高过泛,缺乏针对性的特色;另一个是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对应,无法实现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口径是改革的总趋势,办出特色是专业的立足之本,而专业口径宽窄设置上“度”的把握是两者的结合点。
几点思考
本科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本科教育习惯于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所谓的拓宽专业面,也是在专业范围内做文章。尽管本科教育不可能不包括专业教育,但不等于专业教育,其内涵比专业教育更深刻,外延比专业教育更宽泛,本科教学应有更广泛的领域,应当在人文、社会、科学、工程和技术等众多方面为学生打下坚实而宽广的基础,为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铺平道路。
本科教育不是职业培训。在一个时期里,本科教学强调专业开办应当与社会生产相一致,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实际应用价值,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胜任具体工作,教学方法强调实际生产现场教学。虽然不可能把本科教育与职业需要之间的联系完全割断,但区别本科教育与职业培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本科教育的特征是很有帮助的。本科教育可以、应当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一定的准备,但这不是其主要使命。其主要使命是为学生奠定一种发展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有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本科教学应当淡化职业倾向性,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本科教育不是守成教育。本科教育长期缺少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过于守成,缺乏创新。本科教学的现状是,讲理论,重视要求学生掌握已知,在考试中不能考有争议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有分歧的理论或观点应当回避,教师个人的见解不得轻易在课堂上亮出,以免误导学生。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是,教学缺少生机与活力,读死书,死读书,教学气氛压抑、沉闷。这样是难以培养出能够为人类文明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的。因此,本科教育必须由导向过去的教育转变为导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科教学应当根据未来知识社会人的发展需要来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在使学生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进取精神,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引导学生乐观地面对现实,增强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另外,课程的国际化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未来学生培养的业务质量标准是没有国界的,必须处理好课程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对于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还可以考虑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比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师讲授与引导讨论及研究式学习的关系,等等。
研究问题
明晰专业内涵,确定发展方向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1998年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新的专业,由于其涵盖范围较广泛,涉及的内容较繁杂,因而使其专业内涵不够明确。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成形技术为手段、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均隶属于机械学科,要求共同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以材料为加工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材料科学也成为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这一特点,决定了控制理论也成为本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类学科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都成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本专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依赖诸如数学、物理、化学、微电子、计算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现代化管理等各门学科及其最新成就。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这一隶属于机械学科、具有机械类学科典型特征的专业,同时还具有浓厚的材料学科的色彩,成为一个业务领域宽、知识范围广的名副其实的宽口径专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准确界定专业内涵,对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定位很重要,涉及到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市场只需要通才,而不需要专才。并且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这两方面的需求也要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因此,不同类型学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一部分高等院校应该担负起精英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型和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本科阶段应是以通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另一部分学校应以普及高等教育为主,负起大众化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本学科的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本科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则以培养职业应用型、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专科是完全职业专业教育。各学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中,还应考虑市场需求。本科教育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问题。西方国家本科通才教育是建立在完善的继续教育基础上的,中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一些大型企业公司已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和充足的教育经费,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需要行业背景强的毕业生,因而高校应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调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建立和健全第二学位、主副修制度等。
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实践落脚点
当前,就高校自身来说,首先应抓好以下工作:(1)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的真本事,主要不是课堂上的公式运用和解题技巧,而是在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过教学关、过外语关、过现代信息技术关、接受科研训练以及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等,在当前显得特别重要。(2)在教学领域应当全方位地“联合行动”,即:突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提倡教育民主,尊重创新精神;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创新机制;关注个性培养,营造创新氛围;拓宽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开发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等等。(3)当前应特别注意加强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逐渐使学生从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向外突围”,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有指导的小型课堂讨论(Seminar),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等等。(4)建设和改造一批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训练中心(基地),克服困难,保证实践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落实。
关注大学后教育问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研究终身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全方位的影响,探索在终身教育这一大系统中自己的位置。因此,研究大学后教育对高等学校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具有直接的意义。
研究生教育是以受过大学教育的优秀人才为对象,以培养精英型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尽管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在不断增长,但相比于大学生的招生数量来说,仍然是一少部分,而研究生的培养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把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纳入到本科阶段的教育中去。
大学后的职业技能教育一般是以行业学(协)会或工厂企业来进行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中国目前的现状,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而且要注意使大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职业技能教育相适应。在近期一段时间内,大学教育还应该注意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适应中国当前的情况,待职业技能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后,将大学教育的重点逐渐转变到通才教育。
▪ 08030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桥神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铸造成型及控制
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主要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技术发展方向。
(三)压力加工及控制
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课程设置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学校的侧重点而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金属工艺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设备方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
编辑本段培养特色
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敏配亏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编辑本段就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
相关书籍
生毕业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业方向及成长路线。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单位多属重工单位,工作环境不是太理想,女生就业情况不如男生。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卖衫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
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科目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历史沿革
新中国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按行业领域划分专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
80年代初期,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中国一些高等院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热加工类专业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多转入材料学科,而铸、锻、焊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范围涵盖原来的部分机械类专业和部分材料类专业。目前,中国有百余所高等学校办有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中多数以原来的热加工类专业(如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为主体。由于各院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同,专业的定位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2002年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在西宁召开会议,对中国各高校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该专业大体上有三种主要的培养模式,一类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内人才需求的行业特色,采用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另一类也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但取消专业方向,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进行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式;第三类是以原机械类专业为基础,涵盖热加工领域,形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上述三种培养模式之外,由教育部批准的焊接技术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其专业领域也应隶属于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的专业范畴。对于上述情况,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责成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牵头制定了针对上述四种情况的指导性专业培养计划,并于2003年4月报送教育部高教司和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发展趋势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的专业,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的专业,因此其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按照对目前本专业的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估计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本专业今后的主导技术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当今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制造技术向着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综合考虑社会、环境要求及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铸、锻、焊技术目前正向着近净成形、近无余量加工、精密连接、微连接与微成形等方向发展,并由此构成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厚基础、宽专业将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学科,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必然是宽口径的,而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共同构架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也必然是雄厚的。随着老专业的融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专业人才培养必然走向厚基础、宽专业的模式。
3.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分类培养仍将占据主要的地位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还按照区分不同的专业方向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由老的铸、锻、焊专业向新的材料成形专业转型时还难以完全摆脱原有的专业痕迹,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还没有适应专业的变化,仍然按照行业特征来招聘人才。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随着社会和工厂企业的专业人才培训功能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渐发生变化。
存在问题
就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专业教学改革理论准备不足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了“教学改革是核心”的内容,但由于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涉及到众多大学,且实效性极强,加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本科教学改革始终未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因此,各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大都是在没有充分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改革的方向不够清晰明确,往往是边研究边试点,在试点中积累经验、探索理论。从各校本科教改立项来看,项目或课题组基本由各学科专业的学者组成,不但没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参加,甚至连高等教育专业理论工作者也很少参与。没有理论指导的改革可能是盲目的,成效难以预料。这一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教育部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确立了一批教学指导思想研究项目,相信它能对本科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明确
从改革思路和做法看,少数学校进行了打通部分学科专业基础教学的改革实验,个别学校在全校开展了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大多数学校把本科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各学科专业内部,所追求的目标一般是基础的加宽、课程结构的调整、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及教学设施和实验实习条件的改善等。这表明,人们没能从根本上认清现行的本科教学的痼疾,现在所做的只是在维持现行本科教学基本模式的前提下,修修补补,并没有看到中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应当是重建本科教学体系。
专业内涵不够明晰
由于各高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原来的基础不尽相同,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各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老专业的框框,而只是在老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由于这种调整和修改往往缺乏对专业内涵和对专业发展前瞻性的准确把握,所以表面上虽然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低层次的、不完善的临时措施,并且与原来的老专业对比来看,有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印象。这种情况是由于专业内涵尚不够明晰造成的。
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缺乏层次
从目前收集到的数十所高校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或普通院校,对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高度一致,不能满足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特色的发挥。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工科专业不仅需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但各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分工。在培养规格方面,各学校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比较重视,对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则缺乏详尽的要求,并且各类院校在培养规格上也同样缺乏层次上的定位。
拓宽口径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尚未解决
针对中国人才培养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拓宽专业面向无疑是正确的,特别是几年来取得的成效也是明显的。妥善处理拓宽专业口径与保持专业特色的关系在具体操作中拓宽的程度是很难把握的。一般说来,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师资整体水平、办学传统和学风状况、学生早期介入科研的可能性、课外文化和科技活动的环境、实验实习条件、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毕业生的实际出口流向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当设置不同的专业口径,不应做盲目的攀比。当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除了“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以外,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是在方案中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文字表述“口号化”,目标定位过高过泛,缺乏针对性的特色;另一个是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对应,无法实现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口径是改革的总趋势,办出特色是专业的立足之本,而专业口径宽窄设置上“度”的把握是两者的结合点。
几点思考
本科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本科教育习惯于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所谓的拓宽专业面,也是在专业范围内做文章。尽管本科教育不可能不包括专业教育,但不等于专业教育,其内涵比专业教育更深刻,外延比专业教育更宽泛,本科教学应有更广泛的领域,应当在人文、社会、科学、工程和技术等众多方面为学生打下坚实而宽广的基础,为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铺平道路。
本科教育不是职业培训。在一个时期里,本科教学强调专业开办应当与社会生产相一致,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实际应用价值,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胜任具体工作,教学方法强调实际生产现场教学。虽然不可能把本科教育与职业需要之间的联系完全割断,但区别本科教育与职业培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本科教育的特征是很有帮助的。本科教育可以、应当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一定的准备,但这不是其主要使命。其主要使命是为学生奠定一种发展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有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本科教学应当淡化职业倾向性,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本科教育不是守成教育。本科教育长期缺少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过于守成,缺乏创新。本科教学的现状是,讲理论,重视要求学生掌握已知,在考试中不能考有争议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有分歧的理论或观点应当回避,教师个人的见解不得轻易在课堂上亮出,以免误导学生。由此所带来的后果是,教学缺少生机与活力,读死书,死读书,教学气氛压抑、沉闷。这样是难以培养出能够为人类文明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的。因此,本科教育必须由导向过去的教育转变为导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科教学应当根据未来知识社会人的发展需要来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在使学生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进取精神,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引导学生乐观地面对现实,增强迎接挑战,开创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另外,课程的国际化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未来学生培养的业务质量标准是没有国界的,必须处理好课程的国际化和本土化问题。对于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还可以考虑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比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师讲授与引导讨论及研究式学习的关系,等等。
研究问题
明晰专业内涵,确定发展方向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1998年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新的专业,由于其涵盖范围较广泛,涉及的内容较繁杂,因而使其专业内涵不够明确。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成形技术为手段、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均隶属于机械学科,要求共同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以材料为加工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材料科学也成为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这一特点,决定了控制理论也成为本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类学科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都成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科。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本专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依赖诸如数学、物理、化学、微电子、计算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现代化管理等各门学科及其最新成就。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这一隶属于机械学科、具有机械类学科典型特征的专业,同时还具有浓厚的材料学科的色彩,成为一个业务领域宽、知识范围广的名副其实的宽口径专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准确界定专业内涵,对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定位很重要,涉及到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市场只需要通才,而不需要专才。并且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这两方面的需求也要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因此,不同类型学校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一部分高等院校应该担负起精英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型和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主,本科阶段应是以通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另一部分学校应以普及高等教育为主,负起大众化教育的责任,以培养本学科的工程技术型、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本科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则以培养职业应用型、职业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专科是完全职业专业教育。各学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层次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在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中,还应考虑市场需求。本科教育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以普通教育为中心还是以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为中心,历来是高等教育激烈争辩的问题。西方国家本科通才教育是建立在完善的继续教育基础上的,中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一些大型企业公司已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和充足的教育经费,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需要行业背景强的毕业生,因而高校应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调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建立和健全第二学位、主副修制度等。
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实践落脚点
当前,就高校自身来说,首先应抓好以下工作:(1)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的真本事,主要不是课堂上的公式运用和解题技巧,而是在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过教学关、过外语关、过现代信息技术关、接受科研训练以及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等,在当前显得特别重要。(2)在教学领域应当全方位地“联合行动”,即:突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提倡教育民主,尊重创新精神;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创新机制;关注个性培养,营造创新氛围;拓宽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开发情感智力,培养创新品质等等。(3)当前应特别注意加强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逐渐使学生从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向外突围”,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有指导的小型课堂讨论(Seminar),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等等。(4)建设和改造一批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训练中心(基地),克服困难,保证实践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落实。
关注大学后教育问题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的要求,高等学校必须研究终身教育观念对高等教育全方位的影响,探索在终身教育这一大系统中自己的位置。因此,研究大学后教育对高等学校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具有直接的意义。
研究生教育是以受过大学教育的优秀人才为对象,以培养精英型科学研究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尽管中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在不断增长,但相比于大学生的招生数量来说,仍然是一少部分,而研究生的培养对中国的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把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求纳入到本科阶段的教育中去。
大学后的职业技能教育一般是以行业学(协)会或工厂企业来进行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尚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中国目前的现状,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而且要注意使大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职业技能教育相适应。在近期一段时间内,大学教育还应该注意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以适应中国当前的情况,待职业技能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后,将大学教育的重点逐渐转变到通才教育。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3d建模西安专科学校排名 3d打印专业和计算机平面设计哪个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