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谈论,今天,人类已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为这场伟大变革积聚了巨大的能量,然而,从“前夜”到“破晓”,还需等待。等待什么?笔者以为,是在等待基础研究领域的颠覆式突破。
在上一轮科技革命中承担这一任务的,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那不仅是科学革命,更是思想革命。借此,一个与以往迥然不同的世界图景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质变点化,应用研究的量变积累永远不可能实现“革命”。前者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后者却可遇不可求。
然而,在科学史上,因重视应用而错过基础研究突破的例子并不少见,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早在1883年,爱迪生就观察到,在电灯丝与金属导线之间的真空缝隙有“电子流”穿过,但他当时埋头于电灯的产业化,无暇顾及这个被称为“爱迪生效应”背后的科学原理,最终与这个触手可及的重大科学发现擦肩而过。有人假设,若非如此,爱迪生将很有可能因发现电子而与汤姆逊分享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或是因分析电子在真空中加热时的行为而与理查森分享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说爱迪生的遗憾源自他个人的偏好,那么在当代,基础研究已经被制度性地边缘化了。
科学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在被推崇的同时,对它独立性的尊重也正在将丧失。基础研究首当其冲,其发展空间不但受到应用研究的强力挤压,在基础研究内部,又衍生出带有强烈应用导向的“定向基础研究”,而原本意义的基础研究被进一步压缩定义为“纯基础研究”。
在与“定向基础研究”的比拼中,“纯基础研究”同样力不从心——它以科学家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为驱动,相比“定向基础研究”以国计民生需求为牵引,似乎“格局太小”;它没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相比“定向基础研究”目标明确并可以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似乎“太过缥缈”;它往往是科学家个人或是小团队作战,相比“定向基础研究”可以组织强有力的“集智攻关”,似乎“不合潮流”;它需要长期资助,成果却无法预见,相比“定向基础研究”可分阶段投入,量化评估,似乎“无从把握”……在科学研究越发离不开巨额资金支持,从而更加倚重国家科技政策、日益被“计划”的今天,“纯基础研究”的境遇显而易见。
如何在非功利的追求与功利的实现之间达成平衡,是全球话题,但在我国,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国物理学家罗兰曾说过一段令所有中国人感到刺耳的话:“多少代人以来他们(指中国)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
这话未免绝对,但的确戳中了我们的痛处——科学精神的缺失。
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如果说古代中国在社会层面更加强调“道”而不是“术”,在科学层面则正好相反。这使得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拥有灿烂的技术文明,却始终未能发展出完备的科学体系。
这也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产物。近代中国对西方科学的引进,始终与被侮辱与被损害相始终,“师夷长技以制夷”,使我们更关注于技术应用的学习、模仿与赶超,而在不经意间弱化了科学精神的内生。
这,或许是阻挡我们走向创新国家的一个隐性障碍。
回到本文最初的话题,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一个志存高远的民族,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是不会静静等待的。因为,在科学的竞争中,所谓坐享其成,永远不过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给科学的纯基础研究更多自由施展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不仅是政策取向,更是治国信念。(作者:归浦)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科技革命前夜我们在等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