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资讯> 专业百科

工程教育如何与产业界联动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工程教育如何与产业界联动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工科大学生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实习只是高等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情,而非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明确发展定位的时候,要对其所服务的产业链进行认真细致的剖析,看学校在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和角色,才能给每个学科和专业正确的定位。

■专业认证不仅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高校连接工业界的桥梁,更是推动专业持续改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助力器。

近日,媒体报道工程类人才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某些岗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存在大批毕业生入职后改行的现象。在日前召开的化工、制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这一问题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需要转换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其最主要的瓶颈还是人才供给的质量和结构问题。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在大学中占有最大比重的工科教育,怎样抓住机遇,迎来自身变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工程人才,更好地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成为众多高等院校迫切需要寻找的答案。

一边是很多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一边是工程人才纷纷改行——

人才供需矛盾触动工程教育神经

“30%干本专业的事,70%从事跟专业不太相关的职业。”这是一位从事化工教育多年的教师给出的本专业毕业生去向数据。

近年来,在人才市场供需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相当比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招不到需要的人。在工科毕业生就业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北京市人社部门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软件及IT产品研发人员、工程设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最大,为11.3万人。从净增岗位数量看,“制造业”居首位,用人需求约11.84万人,占全部净增岗位的21.3%,重点是技能型人才。我国工程类人才市场不但存在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存在严重的改行、流向收入更高的金融等行业的问题。

既然人才缺口这么大,为何还存在严重的改行现象?

“前面几年干工程,一直在现场辛辛苦苦地干,写了几十万行代码,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地位。”一位从工程类转向金融类岗位的毕业生坦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韩占生说,“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工科学生的数量不见得要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工科在校生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已经降到了百分之十几。当然,这个现象我们工程界人士不愿意看到,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不能以个人或行业的意志为转移。”

“我国还是制造业大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很多人才。工程人才流失,不一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可能有各种原因,比如说收入差别、职业取向等。”韩占生说,前几天跟几位“985工程”院校的教授聊天,得知他们的工科毕业生直接去企业工作的越来越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说收入差别,同样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政府部门与在企业工作,退休后差别比较大。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袁其朋看来,对于工程人才流动不必大惊小怪,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情况,其背后一个主要问题是行业的认可度较低。“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坐在漂亮大楼办公室里当白领,好过到车间当蓝领工人。而在美国、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套职业提升渠道,蓝领工人收入可以很高,很受社会尊敬。”

袁其朋说,学校以前有一个实习基地,工厂的环境差一点,学生回来后就说,哎呀,以后绝对不去工厂工作,太艰苦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对工程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觉得到企业就只有做一线工人一条路。”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成为工科人才培养的最大软肋——

工程教育不能缺少“真实体验”

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工科毕业生的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导致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工科毕业生,无论是从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毕业的,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等问题。

天津大学参与的一项针对22个省市高校师生、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近80%的人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校外实习环节”。“校外实习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的“老大难”问题。

“学生动手能力差,跟实习弱化有很大关系。”袁其朋说,自己上大学时,大二有认识实习,在工厂待一个星期,了解工厂各方面情况。之后有生产实习,在工厂待一个月,跟工人同吃同住同跑生产流程。而如今,认识实习就半天时间,参观一下了事,生产实习到工厂待5天,实际上掐头去尾也就4天多,时间大大缩减了。

导致学生实习时间缩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实习经费来说,很多高校反映,标准十年来几乎没有变化。比如,十年前,一个学生给200元,现在还是200元。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企业并不欢迎学生去实习。“给学生找实习单位,靠的是教授的‘面子’、‘关系’,跟哪家企业有合作关系,才能说动企业接收实习生。”袁其朋说,从企业生产角度讲,学生去实习,是捣乱的角色,也存在技术泄密、生产安全方面的顾虑。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一次工程教育大会上说,从大环境来看,大企业为数有限,确实接纳不了这么多实习学生,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很多操作都已自动化,学生去了要为他们专门设计实习环境,也需要相当大的投入。至于广大中小企业,大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安排一些部件组装等简单操作,也难以让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校让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学生找不到就随便找个地方开个证明信到学校交差。

工科大学生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实习只是高等院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情,而非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天津大学参与的一项调研显示,78.9%的人认为影响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缺乏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法规”。87.2%的人认为,“缺乏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激励政策”,是影响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另一关键因素。

有学者提出,体验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对工科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至于怎样提高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比如制定和完善专门的税收优惠办法,对于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减税政策。或者,在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中设立“大学生实习补贴专项”,以分担企业成本。



1 [2] 下一页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工程教育如何与产业界联动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